【电子书】2024年北京体育大学体育新闻传播学基础及新闻采访与写作考研复试精品资料
【电子书】2024年北京体育大学体育新闻传播学基础及新闻采访与写作(加试)考研复试精品资料
说明:本套考研复试资料由本机构多位高分研究生潜心整理编写,2024年考研复试首选资料。
一、2024年北京体育大学体育新闻传播学基础(加试)考研复试资料
1.《传播学教程》考研复试相关资料
(1)《传播学教程》[笔记+课件+提纲]
①《传播学教程》考研复试笔记。
说明:本书重点复习笔记,条理清晰,重难点突出,提高复试复习效率,考研复试重要资料。
②《传播学教程》本科生课件。
说明:参考书配套授课PPT课件,条理清晰,内容详尽,版权归属制作教师,本项免费赠送。
③《传播学教程》复试复习提纲。
说明:该科目复习重难点提纲,提炼出重难点,有的放矢,提高复习针对性。
(2)《传播学教程》考研复试核心题库(含答案)
①北京体育大学体育新闻传播学基础及新闻采访与写作(加试)考研复试核心题库之《传播学教程》名词解释精编。
②北京体育大学体育新闻传播学基础及新闻采访与写作(加试)考研复试核心题库之《传播学教程》简答题精编。
③北京体育大学体育新闻传播学基础及新闻采访与写作(加试)考研复试核心题库之《传播学教程》论述题精编。
说明:本题库涵盖了该复试科目常考题型及重点题型,根据复试考试要求进行了分类整理汇编并给出了详细答案解析,针对性强,是考研复试重要资料。
(3)《传播学教程》考研复试模拟题[仿真+预测+冲刺]
①2024年北京体育大学体育新闻传播学基础(加试)之传播学教程考研专业课五套仿真模拟题。
说明:严格按照本科目最新复试题型和难度出题,共五套全仿真模拟试题含答案解析,复试重要资料。
②2024年北京体育大学体育新闻传播学基础(加试)之传播学教程考研复试终极预测五套题及详细答案解析。
说明:复试复习效果检测使用。共五套核心题库,均含有详细答案解析,考研复试复习重要资料。
③2024年北京体育大学体育新闻传播学基础(加试)之传播学教程考研复试冲刺狂背五套题及详细答案解析。
说明:考研复试冲刺预测。共五套冲刺预测试题,均有详细答案解析,最后冲刺重要资料。
2.《新闻写作教程》考研复试相关资料
(1)《新闻写作教程》[笔记+课件+提纲]
①《新闻写作教程》考研复试笔记。
②《新闻写作教程》本科生课件。考研云平台
③《新闻写作教程》复试复习提纲。
说明:该科目复习重难点提纲,提炼出重难点,有的放矢,提高复试复习针对性。
(2)《新闻写作教程》考研复试核心题库(含答案)
①北京体育大学体育新闻传播学基础及新闻采访与写作(加试)考研复试核心题库之《新闻写作教程》概念题精编。
②北京体育大学体育新闻传播学基础及新闻采访与写作(加试)考研复试核心题库之《新闻写作教程》简答题精编。
③北京体育大学体育新闻传播学基础及新闻采访与写作(加试)考研复试核心题库之《新闻写作教程》论述题精编。
④北京体育大学体育新闻传播学基础及新闻采访与写作(加试)考研复试核心题库之《新闻写作教程》实务题精编。
(3)《新闻写作教程》考研复试模拟题[仿真+预测+冲刺]
①2024年北京体育大学体育新闻传播学基础(加试)之新闻写作教程考研复试五套仿真模拟题。
②2024年北京体育大学体育新闻传播学基础(加试)之新闻写作教程考研复试终极预测五套题及详细答案解析。
③2024年北京体育大学体育新闻传播学基础(加试)之新闻写作教程考研复试冲刺狂背五套题及详细答案解析。
3.《新闻采访学》考研复试相关资料
(1)《新闻采访学》[课件+提纲]
①《新闻采访学》本科生课件。考研云平台
②《新闻采访学》复试复习提纲。
(2)《新闻采访学》考研复试核心题库(含答案)
①北京体育大学体育新闻传播学基础及新闻采访与写作(加试)考研复试核心题库之《新闻采访学》名词解释精编。
②北京体育大学体育新闻传播学基础及新闻采访与写作(加试)考研复试核心题库之《新闻采访学》简答题精编。
③北京体育大学体育新闻传播学基础及新闻采访与写作(加试)考研复试核心题库之《新闻采访学》论述题精编。
(3)《新闻采访学》考研复试模拟题[仿真+预测+冲刺]
①2024年北京体育大学体育新闻传播学基础(加试)之新闻采访学考研复试五套仿真模拟题。
②2024年北京体育大学体育新闻传播学基础(加试)之新闻采访学考研复试终极预测五套题及详细答案解析。
③2024年北京体育大学体育新闻传播学基础(加试)之新闻采访学考研复试冲刺狂背五套题及详细答案解析。
二、复试资料全国统一零售价考研云平台
4.本套考研复试资料包含以上部分(不含教材)考研云平台
特别说明:
①本套复试资料由本机构编写组按照考研复试大纲、复试真题(回忆)、指定参考书等公开信息整理收集
编写,仅供考研复试复习参考,与目标学校及研究生院官方无关,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②复试资料中若含有真题及课件为免费赠送,仅供参考,版权归属学校及制作老师,在此对版权所有者表示感谢,如有异议及不妥,请联系我们,我们将无条件立即处理!资料若有更新,免费赠送电子版。
三、2024年研究生入学考试复试指定/推荐参考书目(资料不包括教材)
5.北京体育大学体育新闻传播学基础及新闻采访与写作(加试)考研复试参考书
《体育新闻学概论》,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毕雪梅,,贾静主编
《传播学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郭庆光主编
《新闻写作教程》,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徐泓,张征,刘明华主编《新闻采访学》,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蓝鸿文主编
目录
...........................................1
目录...........................................6
2024年北京体育大学体育新闻传播学基础及新闻采访与写作(加试)复试备考信息......12
北京体育大学体育新闻传播学基础及新闻采访与写作(加试)考研复试参考书目........12
2024年北京体育大学体育新闻传播学基础及新闻采访与写作(加试)考研复试核心笔记....13
《传播学教程》考研复试核心笔记.............................13
第1章传播学的对象和基本问题............................13
考研提纲及考试要求.................................13
考研核心笔记....................................13
第2章人类传播的历史与发展.............................16
考研提纲及考试要求.................................16
考研核心笔记....................................16
第3章人类传播的符号和意义.............................19
考研提纲及考试要求.................................19
考研核心笔记....................................19
第4章人类传播的过程与系统结构...........................22
考研提纲及考试要求.................................22
考研核心笔记....................................22
第5章人内传播与人际传播..............................25
考研提纲及考试要求.................................25
考研核心笔记....................................25
第6章群体传播、集合行为、组织传播.........................27
考研提纲及考试要求.................................27
考研核心笔记....................................27
第7章大众传播...................................32
考研提纲及考试要求.................................32
考研核心笔记....................................32
第8章媒介技术与媒介组织..............................37
考研提纲及考试要求.................................37
考研核心笔记....................................37
第9章传播制度与传媒规范理论............................42
考研提纲及考试要求.................................42
考研核心笔记....................................42
第10章社会转型与受众变迁.............................47
考研提纲及考试要求.................................47
考研核心笔记....................................47
第11章传播效果研究................................52
考研提纲及考试要求.................................52
考研核心笔记....................................52
第12章几种主要的大众传播效果理论.........................57
考研提纲及考试要求.................................57
考研核心笔记....................................57
第13章国际传播与全球传播.............................61
考研提纲及考试要求.................................61
考研核心笔记....................................61
第14章传播学研究史和主要学派...........................64
考研提纲及考试要求.................................64
考研核心笔记....................................64
第15章传播学调查研究方法.............................68
考研提纲及考试要求.................................68
考研核心笔记....................................68
《新闻写作教程》考研复试核心笔记............................78
第1章怎样学习新闻写作——代绪论..........................78
考研提纲及考试要求.................................78
考研核心笔记....................................78
第2章新闻写作的真实性原则.............................81
考研提纲及考试要求.................................81
考研核心笔记....................................81
第3章新闻写作的基本方法..............................84
考研提纲及考试要求.................................84
考研核心笔记....................................84
第4章新闻写作的基本要求..............................86
考研提纲及考试要求.................................86
考研核心笔记....................................86
第5章新闻角度...................................90
考研提纲及考试要求.................................90
考研核心笔记....................................90
第6章新闻跳笔...................................92
考研提纲及考试要求.................................92
考研核心笔记....................................92
第7章新闻语言...................................94
考研提纲及考试要求.................................94
考研核心笔记....................................94
第8章消息是新闻报道的主要体裁...........................96
考研提纲及考试要求.................................96
考研核心笔记....................................96
第9章消息写作的重要环节(之一)——导语......................98
考研提纲及考试要求.................................98
考研核心笔记....................................98
第10章消息写作的重要环节(之二)——主体与结尾..................100
考研提纲及考试要求.................................100
考研核心笔记....................................100
第11章消息写作的重要环节(之三)——新闻背景...................102
考研提纲及考试要求.................................102
考研核心笔记....................................102
第12章事件性消息.................................104
考研提纲及考试要求.................................104
考研核心笔记....................................104
第13章非事件性消息................................106
考研提纲及考试要求.................................106
考研核心笔记....................................106
第14章描写性消息.................................108
考研提纲及考试要求.................................108
考研核心笔记....................................108
第15章分析性消息.................................110
考研提纲及考试要求.................................110
考研核心笔记....................................110
第16章通讯的基本特征...............................112
考研提纲及考试要求.................................112
考研核心笔记....................................112
第17章通讯写作的基本环节(之一)——通讯的主题..................114
考研提纲及考试要求.................................114
考研核心笔记....................................114
第18章通讯写作的基本环节(之二)——通讯的选材..................116
考研提纲及考试要求.................................116
考研核心笔记....................................116
第19章通讯写作的基本环节(之三)——通讯的结构..................117
考研提纲及考试要求.................................117
考研核心笔记....................................117
第20章人物通讯..................................119
考研提纲及考试要求.................................119
考研核心笔记....................................119
第21章事件通讯..................................121
考研提纲及考试要求.................................121
考研核心笔记....................................121
第22章工作通讯..................................123
考研提纲及考试要求.................................123
考研核心笔记....................................123
第23章风貌通讯..................................124
考研提纲及考试要求.................................124
考研核心笔记....................................124
第24章社会观察通讯................................125
考研提纲及考试要求.................................125
考研核心笔记....................................125
第25章专访....................................127
考研提纲及考试要求.................................127
考研核心笔记....................................127
第26章新闻特写..................................129
考研提纲及考试要求.................................129
考研核心笔记....................................129
第27章网络新闻写作................................131
考研提纲及考试要求.................................131
考研核心笔记....................................131
2024年北京体育大学体育新闻传播学基础及新闻采访与写作(加试)考研复试辅导课件....134
《传播学教程》考研复试辅导课件............................134
《新闻写作教程》考研复试辅导课件...........................175
《新闻采访学》考研复试辅导课件............................221
2024年北京体育大学体育新闻传播学基础及新闻采访与写作(加试)考研复试复习提纲....258
《传播学教程》考研复试复习提纲............................258
《新闻写作教程》考研复试复习提纲...........................315
《新闻采访学》考研复试复习提纲............................321
2024年北京体育大学体育新闻传播学基础及新闻采访与写作(加试)考研复试核心题库....343
《传播学教程》考研复试核心题库之名词解释精编......................343
《传播学教程》考研复试核心题库之简答题精编.......................350
《传播学教程》考研复试核心题库之论述题精编.......................363
《新闻写作教程》考研复试核心题库之概念题精编......................379
《新闻写作教程》考研复试核心题库之简答题精编......................382
《新闻写作教程》考研复试核心题库之论述题精编......................390
《新闻写作教程》考研复试核心题库之实务题精编......................424
《新闻采访学》考研复试核心题库之名词解释精编......................427
《新闻采访学》考研复试核心题库之简答题精编.......................430
《新闻采访学》考研复试核心题库之论述题精编.......................439
2024年北京体育大学体育新闻传播学基础及新闻采访与写作(加试)考研复试题库[仿真+强化+冲刺]451
2024年北京体育大学体育新闻传播学基础及新闻采访与写作(加试)复试备考信息
北京体育大学体育新闻传播学基础及新闻采访与写作(加试)考研复试参考书目
《新闻写作教程》,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徐泓,张征,刘明华主编
《新闻采访学》,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蓝鸿文主编
2024年北京体育大学体育新闻传播学基础及新闻采访与写作(加试)考研复试核心笔记
《传播学教程》考研复试核心笔记
第1章传播学的对象和基本问题
考研提纲及考试要求
考点:如何把握传播的概念
考点:传播的定义和特点
考点:社会传播的系统性
考点:社会信息系统的特点
考研核心笔记
【核心笔记】从传播的定义看传播学的研究对象
1.如何把握传播的概念
(1)所谓传播,实质上是一种社会互动行为,人们通过传播保持着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关系。人与人之间的社会互动行为的介质既不单单是意义,也不单单是符号,而是作为意义和符号、精神内
(2)容和物质载体之统一体的信息。
(3)传播至少有三个要素:信源、讯息和信宿。
2.传播与信息
信息是物质的普遍属性,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物质运动形式。
社会信息的特质:它并不单纯地表现为人的生理层次上的作用和反作用,而且伴随着人复杂的精神和心理活动;即便是作为社会信息的物质载体——符号系统本身,也是与物质劳动密切相关的精神劳动的创造物。
社会信息是物质载体和精神内容的统一,主体和客体的统一,符号和意义的统一。
3.传播的定义和特点
所谓传播,即社会信息的传递或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
社会传播是一种信息共享活动
社会传播是在一定社会关系中进行的,又是一定社会关系的体现。
从传播的社会关系性而言,它又是一种双向的社会互动行为。
传播成立的重要前提之一,是传受双方必须要有共通的意义空间。
传播是一种行为,是一种过程,也是一种系统。
【核心笔记】传播学是研究社会信息系统及其运行的科学
1.社会传播的系统性
传播学通常把社会传播区分为五种基本类型:
(1)人内传播
人内传播是个人接受外部信息并在人体内部进行处理的活动。
人内传播具有典型的系统性,这主要表现在人体本身就是一个完整的信息系统。
(2)人际传播
人际传播(个人与个人之间的信息传递)是由两个个体系统的相互连结所形成的新的信息系统。
(3)群体传播
①群体传播不仅存在着许多个体系统的活动,这些个体系统的有机结合还产生了新的输出物——群体意识、群体规范和群体价值。
②群体传播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帮助个人实现社会化。
(4)组织传播
企业传播与企业管理
(5)大众传播
大众传播是专业传播机构从事的有组织的传播活动
传播对象是广泛而分散的、不定量多数的一般社会成员
采用现代化技术手段大量生产、复制和传播信息
传播内容是公开的,有别于私下或内部传播活动。
大众传播也有反馈机制,但这种反馈一般是滞后的,受众对传播过程缺乏即时的干预能力。
2.社会信息系统的特点
社会信息系统是一个开放性系统
社会信息系统是由各种子系统相互连结、相互交织而构成的整体
社会信息系统是一个具有双重偶然性的系统→传受双方都存在着不确定性
社会信息系统是一个自我创造、自我完善的系统
3.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与社会发展
社会信息系统是一个存在着众多可变因素的系统,参与系统活动的个体或群体是伴随着丰富的精神和心理活动的主体。这个特点决定了社会信息系统比一般物理或生物信息系统更复杂,更具有不确定性,也更容易产生传播障碍和传播隔阂。
传播学的任务:必须通过对该系统及其各部分的结构、功能、过程以及互动关系的考察,探索、发现克服传播障碍和传播隔阂的科学方法,找到社会信息系统良性运行的机制,由此来推动社会的健全发展。
【核心笔记】精神交往理论与马克思主义传播观
1.在人类交往活动的大系统中把握传播
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物质交往和精神交往的理论为确立科学的唯物主义传播观提供了重要的出发点。第一,在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精神交往”概念与现代的“传播”概念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
第二,以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精神交往理论作为理解人类传播现象的基本出发点,可以克服行为主义传播学研究视野的局限性。
第三,马克思、恩格斯认为,精神交往是与精神生产相联系的,离开了精神生产,也就谈不上精神交往。
第四,从马克思主义观点来看,精神生产既然是一种生产,就必然有它的产品。
2.从物质交往和精神交往的辩证关系中把握传播
(1)一定的精神生产和精神交往与一定的物质生产和物质交往相适应。
①人类的精神生产和精神交往起源于物质生产和物质交往活动。
②物质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对精神生产和精神交往起着重要的制约作用。
③精神生产和精神交往关系反映着物质生产和物质交往关系。
(2)精神生产和精神交往除了受到物质生产和物质交往制约的一面以外,还有其独立性和能动性的
一面。
①精神生产和精神交往的发展,反过来也推动着物质生产和物质交往的发展。
②在物质生产达到一定的发达程度之际,精神生产的状态如何将会成为制约社会发展的主要矛盾。
③精神生产和精神交往既然与物质生产和物质交往相区别,就意味着它具有与物质生产和物质交往同的特殊规律。
3.学习传播学,为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
传播学是在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进入中国的。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传播学,需要我们坚持以下几项原则:
第一,正确处理“批判”和“借鉴”的关系;
第二,实现传播学的本土化和中国化;
第三,研究传播学,要从为我国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与和谐社会建设服务这一基本宗旨出发。
第2章人类传播的历史与发展
考点:动物社会的传播现象
考点:印刷传播时代
考点:电子传播时代
考点:传播媒介的进化与社会发展
【核心笔记】从动物传播到人类传播
(1)人类社会区别于猿群的特征在于劳动。
(2)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人类通过劳动不仅改造了自然界,也改造了人本身,改造了人类社会的传播,使它具备了其他动物界传播所不具备的能动性和创造性。
1.动物社会的传播现象
动物社会传递信息的常见信号有以下几种:
(1)气味
(2)发光
(3)超声波
(4)动作
(5)声音
2.动物传播的局限性
动物传播只是对自然界的一种被动的适应,而不能成为对自然界和自身进行能动的、创造性改造的因素。
动物的信息传播行为是一种先天的本能行为,其能力更多地取决于体内的信息功能和遗传基因,而不是后天的系统学习;
动物传递和接收信息的过程是基于条件反射原理的过程,而不伴随复杂的精神和思维活动。
3.劳动创造了人类的语言
从传播学的角度来说,语言的产生,是完成从动物传播到人类传播之巨大飞跃的根本标志。
语言产生的根本动力,来自于人类最基本的创造性活动——劳动。
劳动中的相互协作对语言的需要促进了早期人类发音器官的进化。脑和为它服务的器官、越来越清楚的意识以及抽象能力和推理能力的发展,又反作用于劳动和语言,为这二者的进一步发育不断提供新的推动力。
4.人类语言的能动性和创造性
(1)人类语言的特性:
①人类语言具有超越历史时间和空间的能力
②人类语言具有无限的灵活性
③人类语言具有发音的经济性
④人类语言具有巨大的能动性和创造性
【核心笔记】人类传播的发展进程
《新闻写作教程》考研复试核心笔记
第1章怎样学习新闻写作——代绪论
考点:新闻写作的重要性
考点:新闻写作与采访的辩证关系
考点:功夫在笔外
考点:加强政治修养
考点:加强知识修养
考点:加强思维修养
新闻写作是指记者把采访中搜集到的材料、信息,通过文字写作制成一定体裁的新闻作品的过程。
从宏观上讲,新闻作品主要有两大类:新闻报道与新闻评论。
随着新闻传播事业的发展,在新闻报道与新闻评论这两种文体之间,逐步呈现出某种交叉、渗透与融合的趋势。
我国以往的新闻教科书基本都是按照狭义新闻写作的范围界定的。
【核心笔记】新闻写作的重要性
学习新闻写作的重要性是由以下方面的因素决定的:
这门学科在新闻学中所占的地位和作用;
这门学科在新闻传播过程中所占的地位和作用;
这门学科在新闻工作者职业素养中所占的地位和作用。
1.新闻写作是新闻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落脚点
新闻学研究的内容主要包括历史新闻学(新闻事业史)、理论新闻学(新闻理论)与实用新闻学(新闻业务)。这三个部分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整体。
实用新闻学研究的内容包括新闻采访与写作、新闻编辑、新闻广播与电视、新闻事业经营管理等新闻业务各方面的应用知识。
新闻釆访与写作在实用新闻学知识体系的构成中,处于“龙头”的位置
2.新闻写作是新闻传播过程中一个重要的环节
区别在于写作的目的、对象和最终成果的性质有异。
我们对新闻写作重要性的认识还要放到新闻传播过程中去考察。
(1)新闻写作决定着新闻信息能否传播出去
每一个新闻传播产品,都要经过:发现——开发——采集一一制作——传播这样一个生产流程。
(2)新闻写作直接影响新闻信息的传播效果
为了让信息传播出去,传播得广泛,使更多的受众接受这些信息,不仅要有载体,还要讲究这个“运输工具”的功能,功能越强,传播效果自然越好。
按照传播学的原理,新闻写作属于信源编码过程。
①这个过程的关键在于它要实现将信源发出的信息(即事实)转换为对应的符号(即文字),文字的表述必须与事实相符。
②经过新闻写作所传递的已不是原始的自然信息,而是新闻信息
3.新闻写作是衡量记者素质的一个重要条件
这里所讲的“会写”,除了掌握新闻写作的基本规律以外,还要有良好的文字表达能力。综上所述,对从事新闻工作的人来说,学习新闻写作的重要意义是不容忽视的。
【核心笔记】新闻写作与采访的辩证关系
要学好新闻写作,首先需要明确一个前提:新闻写作必须以采访为基础,采访决定写作。
这确实是新闻与文学体现在写作时的一个重要区别。
文学的创作状态是无限度、无边界的,而新闻的选择状态是有限度、有边界的。
在学习新闻写作时,我们强调采访决定写作,还基于以下原因:
1.先有采访,后有写作,或者说,采访在先,写作在后,这个次序是不能颠倒的
用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观点来看新闻报道,事实是第一性的,新闻是第二性的,新闻报道是客观事物的反映。
2.采访的质量直接关系着写作的质量
采访的质量主要是指采访的深度和广度。
新闻是“七分采,三分写”。
当然,新闻写作学与新闻采访学在很多方面是相濡以沫的。
【核心笔记】功夫在笔外
写岀一篇好的新闻报道,当然需要学习新闻写作的基本规律和方法,本书在以后的篇章中将系统讲授。人品和修养是一切方法的基础。
党中央领导同志对新闻工作者提出了“打好五个根底,发扬六种作风”的要求,更是对记者素质问题全面而具体的阐述。五个根底是:理论路线根底、政策法律纪律根底、群众观点根底、知识根底和新闻业务根底。六种作风是:敬业的作风、实事求是的作风、艰苦奋斗的作风、清正廉洁的作风、严谨细致的作风、勇于创新的作风。
1.加强政治修养
记者是一种特殊的职业。它肩负着为社会传递信息的责任。
(1)记者的政治修养首先表现在强烈的职业责任感
新闻写作属于责任感极强的一种写作。
(2)记者的政治修养还表现在强烈的正义感
我们说,写好一篇新闻报道作品“功夫在笔外”,指的主要是记者必须具有的上述政治修养。
2.加强知识修养
有知识,有学问,这是记者业务素养的基础。
新闻写作还是一个探求事实真相、表现事实真相的过程。
3.加强思维修养
在记者的诸种修养中,以往我们对加强思维修养的认识不足。
这种能力支配着整个新闻写作全过程。
这种思维能力还表现在新闻写作过程中对事实材料不断的分析与综合。
分析与综合在新闻写作的思维过程中是反复不断进行的。
记者的思维修养还体现在创新意识上,又称创造性思维,其特点是机动灵活,求新求变。
我国著名记者艾丰谈到新闻写作的创新至少有三种情况,一是在原来的基础上有了新的综合;二是对原来的东西有了新的质的突破;三是创造了一种全新的样式。
因此我们说,写好一篇新闻报道“功夫在笔外”。
第2章新闻写作的真实性原则
考点:新闻写作对真实性的要求
考点:体制性失实
考点:经济性失实
考点:故意失实与非故意失实
考点:新闻写作如何避免失实
【核心笔记】新闻写作对真实性的要求
真实性是新闻的基本属性,也是整个新闻报道的原则。
新闻写作对真实性的要求
真实性,最简单的定义是:新闻报道必须反映客观事物的原貌。
真实性是新闻存在的基本条件。
真实性是新闻传媒必须遵循的原则。
由于真实性对于新闻存在和发挥影响力有着决定性的作用,因而它成为新闻报道所追求的重要目标,也成为传媒取信于受众的关键。
1.新闻报道的具体事实必须真实准确
(1)确有其事
(2)构成新闻的基本要素必须准确无误
一般来说,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结果几个要素还是比较容易表达准确的,主要难度在对“原因”这个要素的概括上。
(3)新闻中引用的各种资料必须准确无误
这里所说的引用的各种资料,主要是指数字、史料,还有背景资料等等。
(4)新闻所反映事实的环境、过程、细节、人物的语言、动作必须真实
(5)新闻中涉及人物的思想认识和心理活动等,必须是当事人所述
虚构和假设是新闻的陷阱。
2.新闻报道的整体概括与分析要符合客观实际
新闻报道除了报道某一具体事件外,相当多的时候还要对涉及某一事实的大量相关事实进行整体的综合、概括与分析。
它从哲学的角度提出了现象真实与本质真实、微观真实与宏观真实相结合的道理,也就是说,把握新闻的真实性要有辩证的观点。
它还从哲学的角度提出了新闻真实性的层次论。
(1)现象真实与本质真实要辩证统一
新闻报道中有具体事实,也有概括事实。
(2)微观真实与宏观真实要有机结合
新闻报道中有个体事实,也有总体事实。
西方一些主流新闻媒体的记者在对中国进行报道时,由于意识形态的偏见,经常把一些个别的事实,夸大成普遍现象,造成总体上的报道严重失实。
(3)新闻报道的多层次真实
持这种观点的学者们认为,新闻的真实性是随着事实发展的真实,表现为一个认识的过程。
考研复试精品资料
2024年北京体育大学体育新闻传播学基础及新闻采访与写作(加试)考研复试辅导课件
《传播学教程》考研复试辅导课件
2024年北京体育大学体育新闻传播学基础及新闻采访与写作(加试)考研复试复习提纲
《传播学教程》考研复试复习提纲
2024年北京体育大学体育新闻传播学基础及新闻采访与写作(加试)考研复试核心题库
《传播学教程》考研复试核心题库之名词解释精编
1.传播隔阂
【答案】包括个人之间的隔阂,个人与群体的隔阂,成员与组织的隔阂,以及群体与群体、组织与组织、世代与世代、文化与文化间的隔阂等等。由于社会信息系统的参与者,无论是个人、群体还是组织,都是具有特定利益、价值、意识形态和文化背景的主体,这里的传播隔阂,既包括无意的误解,也包括有意的曲解。
2.信息社会
【答案】是指信息成为与物质和能源同等重要甚至比之更加重要的资源,整个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以信息为核心价值而得到发展的社会。
3.法兰克福学派
【答案】法兰克福学派是指以德国法兰克福大学社会研究所(成立于1923年)为主的一个学术派别,代表人物主要有韉克海默、阿多诺、马尔库塞、本雅明、哈贝马斯等。他们主张从哲学、社会学角度研究和批判现代资本主义社会,对资本主义社会中的文化危机以及现代西方文明进行批判,主要观点集中于对资本主义社会商业化体制下文化工业的批判,剖析和批判了西方传播媒介的垄断化和“霸权主义”本质。法兰克福学派作为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代表流派,是传播的批判研究的一个重要理论来源。
4.媒介依存症
【答案】一种所谓的由新媒介带来的社会病理现象,包括过度沉湎于媒介接触而不能自拔、价值和行为选择一切必须从媒介中寻找依据、满足于与媒介中的虚拟互动而回避现实的社会互动、孤独和自闭的社会性格等等。
5.沉默的螺旋
【答案】个人意见的表明是一个社会心理过程受周围的意见环境影响。如果属于“多数”或“优势”一件事人们倾向与积极大胆地表明意见意见的表明和“沉默”的扩散是一个螺旋式的社会传播过程大众传播通过营造“意见环境”来影响和制约舆论。
6.媒介即人体的延伸
【答案】这是麦克卢汉在《理解媒介:人的延伸》中提出的概念。他认为,媒介是人的感觉能力的延伸或扩展。印刷媒介是视觉的延伸,广播是听觉的延伸,电视则是视听觉的综合延伸。每种媒介的使用都会改变人的感觉平衡状态,产生不同的心理作用和对外部世界的认识和反应方式。这个观点说明,不同的媒介具有不同性质的社会影响,但它并不是严密的科学考察的结论,而是建立在“洞察”基础上的一种思辨性的推论。
7.恐惧诉求
【答案】恐惧诉求又称警钟诉求,是在运用“敲警钟”的方式唤起人们的危机意识和紧张心理,促成他们的态度和行为向一定方向发生的变化,是一种常见的说服方法。从行为心理学的角度来说,“敲警钟”具有双重功效:它对事物利害关系的强调可极大限度的唤起人们的注意,促成他们对特定传播内容的接触:它所造成的紧迫感可促使人们迅速地采取相应行动。但由于“敲警钟”基本上是通过刺激人们的恐惧心理来追求特定的效果,会给对象带来一定的心理不适;如果分寸把握不好,很容易招致自发的防卫性反应,对传播效果产生负面的影响。
8.批判学派
【答案】批判学派是在社会科学的法兰克福学派的影响下,以欧洲学者为主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学派。其主要从马克思主义理论出发对资本主义社会进行批判性研究,主要代表人物有M.霍克海默,H.马尔库塞,T.W.阿多诺等人。
9.四功能说
【答案】指传播的环境监视功能、解释与规定功能、社会化功能和提供娱乐功能,由美国学者赖特在
继承拉斯韦尔观点的基础上提出。
10.公共关系
【答案】公共关系指的是社会组织与周围社会环境中的其他组织、机构、团体以及公众的关系和联系。11.信息环境
【答案】是指一个社会中由个人或群体接触可能的信息及其传播活动的总体构成环境。
12.社会信息系统的“双重偶然性”
【答案】信息系统的“双重偶然性”是由德国社会传播学家鲁曼提出的概念,指的是传播的双方都存在着不确定性,因此,通过传播所作出的选择有受到拒绝的可能。双重偶然性是人类社会信息系统所特有的属性,这与它是以人为主体的活动有关。社会信息系统的“双重偶然性”的存在说明,社会信息系统是一个多变量的系统,这些变量如果处理不当,便会引起传播障碍和传播隔阂。
13.传播
【答案】是指社会信息的传播或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
14.“自信心假说”
【答案】贾尼斯采用临床实验的方法,以“社会不安感”、“委曲求全性向”和“感情抑郁程度”为自信心强弱的三项指标得出结论,在自信心的强弱和可说服性的高低之间存在着密切的相关,即自信心越强,可说服性越低;自信心越弱,可说服性越高。
15.传播单位
【答案】每一个传播的参加者,无论个人还是团体,都可看做是“传播单位”,都兼有传者、受者这两种身份。
16.个人差异论
【答案】大众传播中,对于同一信息的不同反应是由人们性格和态度上的差异造成的。这是个人差异论的起源。个人差异论的理论基础是“刺激——反应”理论,它是从行为主义心理学派的角度出发来对受众加以研究的。具体到大众传播学,并不存在整齐划一的受众。在大众传播提供的信息面前每个人会因为心理、性格的差异而对信息作出不同的理解和选择.随之而来的态度和行为的改变也会因人而异。而这些性格和心理结构上的不同又决定了他们的态度倾向和实际行动的不同。这边是个人差异。个人差异论的主要理论贡献在于提出了选择性和注意性理解。
17.《阿尔及尔宣言》
【答案】1973年,第四次不结盟国家首脑会议在阿尔及尔召开,会上通过了下述宣言:“现存的传播渠道不仅是罪恶的殖民地时代的遗产,而且阻碍着各国之间自由、直接而迅速的传播与沟通;发展中国家必须共同采取行动,来改变现存的传播渠道。”一般认为,《阿尔及尔宣言》是“新世界信息秩序”之争明朗化的开端。
18.哈钦斯委员会(HutchinsCommission)
【答案】1944年初,美国芝加哥大学校长罗伯特·哈钦斯组成“新闻自由委员会”,邀请了12位著名学者担任委员,这就是后来被人们誉为“20世纪最著名学术团体”的哈钦斯委员会。委员会用两年多的时间,对美国新闻自由现状进行了调查,前后听取了58家报纸、杂志、广播电台以及多位电影界人士的证词,收集了225人的意见,提出了176份文件和分析资料,召开过17次委员会全体会议后,终于在1947年发表了第一期报告《自由而负责的新闻界》。这一报告,确立了大众传播社会责任思想的问世,也宣告了一个相较于传统自由主义传播理论更成熟的新闻自由观的诞生。它最先明确了大众传播责任的原则,从根本上奠定了社会责任学说的理论基础。
19.媒介是人体的延伸
【答案】这是麦克卢汉在《理解媒介:人的延伸》中提出的概念。他认为,媒介是人们的感觉能力的延伸或扩展。印刷媒介是视觉的延伸,广播是听觉的延伸,电视是听觉和视觉的综合延伸,每种媒介的使用都会改变人的感觉平衡状态,产生不同的心理作用和对外部世界的认识和反应方式。这个观点说明,不同的媒介具有不同的性质和社会影响,但它并不是严密科学考察的结论,而是建立在“洞察”基础上的一种思辨性的推论。
20.知晓权(知的权利)
【答案】知晓权,又称为获知权、知情权、知的权利等,是指公民获取有关社会公共领域信息以及与本人相关信息的权利。在新闻传播领域,特指受众通过媒介获取上述信息特别是公共生活信息的权利。21.香农—韦弗模式
【答案】美国的信息学者香农和韦弗在1949年提出,这个模式是描写电子通信过程的,它的第一个环节是信源,由信源发出讯息,再由发射器将讯息转变为可以发送的信号;经过传输,由接收器把接收到的信号还原为讯息,将之传送给信宿。在这个过程中,讯息可能受到噪音的干扰,产生一定衰减或失真。22.媒介内部控制
【答案】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指传播媒介通过组织制度、报道方针等对新闻或信息的收集、选择、加工和报道过程的控制;二是指传播媒介通过制定职业纪律或道德准则来规范传播活动和传播工作者的职业行为。就前者而言,任何传播媒体都有其政治的、经济的和意识形态的倾向性,都是为一定利益服务的。这种倾向性通常体现在媒介的报道方针上,按照报道方针而进行的层层“把关”活动,体现了媒介组织内部对新闻和信息的传播过程的控制。就后者而言,由于媒介是提供新闻和信息服务的机构,只有自主规范传播活动和传播工作者的行为,才能维持媒介信誉,争取广大受众和提高传播效果。因此,传媒自律也是内部控制的一个重要方面。23.“明示结论”与“寓观点于材料之中”
【答案】明示结论使观点鲜明,读者易于理解,但易引起读者反感。不作明确结论,则给读者一种“结论得自于自己”的感觉。此方法容易使文章主旨隐晦,增加理解的困难性。
24.意义
【答案】是人对自然事物或社会事物的认识,是人给对象事物赋予的含义,是人类以符号形式传递和交流的精神内容。
25.电子乌托邦
【答案】这种观点对媒介技术的发展寄予无条件的乐观主义期待,认为新的传播技术必将会把人类带入一个高度自由、民主和平等的理想国。“电子乌托邦”思想是建立在对新媒介某些技术特性的期待的基础上的。例如,有的学者认为,电子传播网络的双向性使每个人既是传播者又是受传者,它将改变传统的大众传播过程受到传播者支配的局面,使传播过程变得更加平等,而这种平等也必然带来社会关系的平等;有的学者认为,新媒介技术将保障每个人自主发表言论的权利和机会,并形成“真正的观点的自由市场”。但是,单纯的技术上的可能性并不能必然保证理想的社会形态的出现,而是需要更加复杂的社会条件。26.社会
【答案】要作为一个统一的整体存在和发展下去,就需要社会成员对给社会有一种“共识”,也就是客观存在的事物,重要的事物以及社会的各种事物、各种部分及其相互关系要有大体一致或接近的认识。27.枪弹论
【答案】枪弹论(bullettheory),又称“皮下注射”论,是传播效果理论发展的早期阶段,流行于20世纪20—30年代。“刺激-反应”机制和媒介效力强大的信念是该理论形成的基础。枪弹论认为,软弱的受众就像靶子一样,无法抗拒子弹的射击。受众消极被动地等待和接受媒介所灌输的各种思想、感情、知识或动机。大众媒介有着不可抗拒的强大力量,受众对大众媒介的信息产生大致相同的反应。枪弹论将传播效果绝对化,将传播媒介的作用不分条件地夸大化,有严重的缺陷,因此很快遭到唾弃。20世纪40年代,枪弹论被有限效果论所代替。
28.传播学研究中的批判学派
【答案】传播学研究中的批判学派是在社会科学的法兰克福学派的影响下,以欧洲学者为主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学派。与经验学派在现存制度内部寻找解决社会问题对策的立场相比,批判学派是把资本主义制度本身作为需要变革的对象,主张用一种批判性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传播问题。批判学派对现存制度持一种否定和批判的态度,把传播理论和社会理论结合在一起,考察与社会结构和意识形态相关的宏观问题。在方法上,批判学派以思辨为主,反对实证的经验方法。批判学派的主要流派包括:政治经济学派、文化研究、意识形态霸权理论、法兰克福学派的传播理论。
29.多元主义
【答案】它不承认资本主义社会存在阶级和阶级对立,认为资本主义社会由多元的社会群体和个人所构成。在多元化社会中,起决定作用的是社会成员对某些社会价值和规范的共同意向,即所谓“广泛的社会合意”,而大众媒介无非是它的反映和表现。
30.培养理论
【答案】也称培养分析或教化分析、涵化分析。格伯纳等人认为,在现代社会传播媒介提示的“象征性现实”对人们认识和理解现实世界发挥着巨大的影响。由于传播媒介的某些倾向性、人们在心目中描绘的“主观现实”与实际存在的客观现实之间发生着很大的偏离。同时,这种影响不是短期的,而是一个长期的、潜移默化的、培养的过程,它在不知不觉当中制约着人们的现实观。在这个意义上,格纳等人将这一研究称为“培养分析”。外围研究有的三方面:①制度分析;②讯息系统分析;③培养分析。31.随机抽样法
【答案】随机抽样法就是调查对象总体中每个部分都有同等被抽中的可能是一种完全依照机会均等的原则进行的抽样调查被称为是一种“等概率”。随机抽样有四种基本形式即简单随机抽样、等距抽样、类型抽样和整群抽样。
32.瓦版
【答案】约17世纪时,在日本江户街头出现类似报纸的出版物。这种单面新闻印刷品用黏土做成瓦坯,在上面雕以图文,经烧制定型后,印在报上而成。因贩卖者沿街边读边卖,故名“读卖瓦版”。“瓦版”的内容多为战争灾害怪异之事,具有现代报纸的某些基本特征,且存在时间较长,被认为是日本报纸的雏形或萌芽状态。
33.数字鸿沟
【答案】数字鸿沟(DigitalDivide),又称信息鸿沟,它是指当代信息技术领域中存在的差距现象,它既存在于信息技术的开发领域,也存在于信息技术的应用领域特别是由网络技术产生的差距。数宇鸿沟是在1996年克林顿竞选总统时,由戈尔正式提出的一个概念。一般而言,数字鸿沟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国际鸿沟、种族鸿沟、语言鸿沟、性别鸿沟和代际鸿沟。数字鸿沟现象是传统的国际和国内不平等、社会分化在数字化新时代的延续。
34.施拉姆
【答案】施拉姆(WilburSchramm),美国著名的传播学家,一生编写了30多部传播学著作,对传播学学科的创立与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被誉为传播学的集大成者。概括而言,施拉姆的贡献主要有这样几个方面:首先,他在前人传播研究的基础上,归纳、总结、修正并使之系统化、结构化,从而创立了传播学这门新学科,这是他最大的功绩。他于1949出版的《大众传播学》一书,是传播学形成的标志性事件;其次,施拉姆不断著书立说,推进传播学的发展壮大;第三,施拉姆大力推进传播学教育,创立了不少传播教育和研究机构,培养了一大批传播学研究人员,扩大了传播学在教育界和学术界的影响。35.个人的社会化
【答案】大众传播通常能够潜移默化地使个人接受或认同社会公认的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从而使个人和社会取得协调一致。
36.传播学的经验学派
【答案】研究注重经验和实证。但它①过分偏重微观研究;②过分依赖定量方法;③很多人站在维护现行体制的立场上。
37.李普曼
【答案】传播学史上具有重要影响的学者之一,在宣传分析和舆论研究方面享有很高的声誉。他在其1922年的著作《公众舆论》中,开创了今天被称为议程设置的早期思想。该书对成见、兴趣、公意的形成和民主形象等问题做了精辟而深刻的探讨,完成了新闻史上对舆论传播现象的第一次全面的梳理,为后人的研究奠定了基础。他很早就注意到了大众传播对社会的巨大影响,在《公众舆论》和《自由与新闻》等著作中,他不仅对新闻的性质及其选择过程进行了深刻的分析,而且提出了两个重要的概念,即“拟态环境”和“刻板成见”。
2024年北京体育大学体育新闻传播学基础及新闻采访与写作(加试)考研复试题库[仿真+强化+冲刺]
北京体育大学体育新闻传播学基础及新闻采访与写作(加试)之传播学教程考研复试五套仿真模拟题
2024年传播学教程复试五套仿真模拟题及详细答案解析(一)
一、名词解释
1.传播学批判学派
【答案】注重从宏观上研究传播和社会制度、政治经济结构的关系,对资本主义体制下的政府和传播持严厉的批判态度。
2.民主参与理论(受众参与理论)
【答案】民主参与理论是在20世纪70年代以后,随着社会信息化的发展和传播事业的集中垄断的加剧,在美国等西方国家出现的一种媒介理论。它要求大众媒介应向一般市民开放,允许市民个人或团体的自主参与。其主要特点有:每个市民或弱小群体都拥有知晓权、对媒介的使用权以及接受媒介服务的权利;媒介应主要为受众而存在,而不应为垄断组织、职业宣传或赞助个人而存在;社会各群体、组织社区都应该拥有自己的媒介;与大规模的、单向的、垄断的大媒介相比,小规模的、双向的、参与的媒介更合乎社会理想。民众参与理论的核心价值是媒介的多元化、小规模性、双向性、社区性、传播关系的横向性和平等性。它反映了资本主义国家的民众对社会责任理论的失望心理,因为社会责任理论并没有改变言论为少数人所垄断的状况。
3.传播学的经验学派
4.传播学研究中的批判学派
5.报刊社会责任论
【答案】报刊的社会责任论是继自由主义理论之后出现的一种媒介规范理论,是对自由主义理论的一种修正。其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大众传播具有很强的公共性,因而媒介机构必须对社会和公众承担和履行一定的责任和义务;②媒介的新闻报道和信息传播应该符合真实性、正确性、客观性、公正性等专业标准;③媒介必须在现存法律和制度的范围内进行自我约束,不能煽动社会犯罪,不能传播宗教或种族歧视的内容;④受众有权要求媒介从事高品位的传播活动,这种干预是正当的。
6.国际传播
【答案】是以国家社会为基本单位、以大众传播为主要手段的国与国之间的信息传播。
7.媒介依存症
【答案】一种所谓的由新媒介带来的社会病理现象,包括过度沉湎于媒介接触而不能自拔、价值和行为选择一切必须从媒介中寻找依据、满足于与媒介中的虚拟互动而回避现实的社会互动、孤独和自闭的社
会性格等等。
8.培养理论
【答案】也称培养分析或教化分析、涵化分析。格伯纳等人认为,在现代社会传播媒介提示的“象征性现实”对人们认识和理解现实世界发挥着巨大的影响。由于传播媒介的某些倾向性、人们在心目中描绘的“主观现实”与实际存在的客观现实之间发生着很大的偏离。同时,这种影响不是短期的,而是一个长期的、潜移默化的、培养的过程,它在不知不觉当中制约着人们的现实观。在这个意义上,格纳等人将这一研究称为“培养分析”。外围研究有的三方面:①制度分析;②讯息系统分析;③培养分析。
二、简答题
9.简析网络传播自由的利与弊。
【答案】(1)网络自由传播是指个体以网络为媒介,凭借约定俗成的传播符号,通过个人主页、网站讨论版和QQ等多种途径发布新闻信息、发表评论和进行文学创作等内容,意图影响其他网民,达成预期目标的传播行为。追其本质,网络自由传播是一种虚拟自由。
(2)网络传播自由是一把双刃剑,利与弊并存。一方面,网络传播相对于传统的传播形式,是一种全球性、多媒体、快速迅捷、互动性、个性化、内容极大丰富的传播方式,在这个意义上,它是对人类传播方式的一次解放与变革,很好地满足了信息时代巨大的信息传播需求,有利于人们更好地行使自己的言论表达自由,在一定程度上,是有利于民主的发展与进步的。但是,也要看到,世界上没有绝对的自由,网络传播自由也一样。事实上,在现实中,缺乏相应制约的网络传播已经带来了一系列危害,诸如网络病毒、黑客、网络色情、垃圾信息、邪教和恐怖网站等,已经严重危害到人类社会的安全与繁荣。同时,网络对人们的日常生活的负面影响也日益显现,网络自由有沦落为网络奴役的危险,网络病成为信息化时代的普遍征候。
10.大众传播理论中的社会责任论与自由主义媒介规范论,各自的要点是什么?有什么不同?
【答案】(1)社会责任论:大众传播具有很强的公共性,媒介机构必须对社会和公众承担和履行一定的责任和义务;媒介的新闻报道应该符合真实性、正确性、客观性、公正性等专业标准;媒介必须在现行法律和制度范围内进行自我约束,不能煽动社会犯罪,不能传播宗教或宗族歧视的内容;受众有权利要求媒介从事高品位的传播活动,这种干预是正当的。
(2)自由主义媒介规范理论:任何人都有出版自由而不必经过政府当局的特别许可;除人身攻击外,报刊有权批评政府和官吏,这种批评是正当合法的;新闻出版不应接受第三者的事先检查,出版内容不受任何强制;在涉及观点、意见和信念的问题上,真理和“谬误”的传播必须同样地得到保证。
(3)不同:首先是背景不同,社会责任论是进入20世纪后,媒介垄断日益严重,“观点的公开市场”的理念与实际情况发生严重冲突,营利动机驱使信息传播日益浅薄化、刺激化、煽情化,引发了众多社会问题的情况下提出的。而自由主义规范理论,则是在17世纪、18世纪资产阶级同极权主义制度及其规范理论的斗争过程中提出的。约翰·弥尔顿《论出版自由》提出了“观点的公开市场”和“自我修正过程”的基本假设;约翰·密尔《论自由》凸现表达自由的重要性;《独立宣言》与美国宪法第一修正案确定了自由主义传播制度的实现和巩固。此外,两者的不同之处还在于,其强调的重点不同。社会责任理论突出强调的媒介的社会责任和受众的权利,而自由主义规范理论则极端强调了媒介的言论出版自由的重要性,突出了新闻从业者的权利。随着社会条件的变化,自由主义理论的局限性日益突出,社会责任论是对这种变化的反应,是对自由主义理论的修正、补充和发展。
11.什么是“使用和满足”研究,该研究大致经历几个阶段。
【答案】“使用与满足”理论研究把能否满足受众的需求作为衡量传播效果的基本标准,把受众成员看作有着特定“需求”的个人,把他们的媒介接触活动看作基于特定的需求动机来“使用”媒介,从而使这些需求得到“满足”的过程。该理论认为受众通过对媒介的积极使用,从而制约着媒介传播的过程,并指出使用媒介完全基于个人的需求和愿望。
“使用和满足”研究大致经历以下几个阶段:
(1)对广播媒介的“使用与满足”研究——H.赫卓格。
1944年,对广播知识问答节目“专家知识竞赛”(Quiz)进行研究,赫卓格认为有三种基本心理需求使得人们喜爱知识竞赛节目:
①竞争心理需求;
②获得新知识的需求;
③自我评价的需求。
1944年,赫卓格对广播肥皂剧进行研究,发现人们怀着以下动机:
①“逃避日常生活的烦恼”;
②“寻求代理参加的幻觉”;
③“日常生活的教科书”。
(2)对印刷媒介的“使用与满足”研究——贝雷尔森。
1942年,贝雷尔森的《读书为我们带来什么》,指出人们对书籍的使用在受到性别、年龄、学历、职业因素影响的同时,还有一些普遍性的读书动机:
①实用动机;
②夸示动机;
③休憩动机;
④逃避动机。
1949年,贝雷尔森的《没有报纸意味着什么》以1945年6月30日纽约八大报纸发送员罢工为背景,考察报纸在日常生活中的效用。根据调查结果,贝雷尔森总结了报纸的六种利用形态:
①获得外界消息的信息来源;
②日常生活的工具;
③休憩的手段;
④获得社会威信的手段;
⑤社交的手段;
⑥读报本身的目的化。
(3)对电视媒介的“使用与满足”研究——D.麦奎尔和布卢姆勒1969年开始,对英国电视节目的研究,调查范围包括新闻、知识竞赛、家庭连续剧、青年冒险电视剧等六种节目。不仅归纳了各类节目提供“满足”的不同特点,而且抽出它们之间共通的四种基本类型:
①心绪转换(diversion)效用;
②人际关系(personalrelations)效用;
③自我确认(personalidentity)效用;
④环境监测(surveillance)效用。
12.谈谈意义交换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答案】意义交换作为互动性传播活动,在社会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1)库利认为它是人与人关系赖以成立和发展的机制,米德认为它是个人与社会之间相互作用的纽带。
(2)根据米德的观点,人的“自我”意识就是伴随着意义的传播活动而形成的。自我的形成是个人的社会化过程,即个人适应社会的过程,但形成后的自我反过来也会积极地作用于社会。个人必须适应社会,同时又是社会创造的主体。
13.人类传播活动经历了哪些阶段,试简述之。
【答案】根据媒介产生和发展的历史脉络,我们可以把迄今为止的人类传播活动区分为以下几个发展阶段:
(1)口语传播阶段:这一阶段大致从人类摆脱“与狼共舞”的野蛮状态、组成原始社会开始,一直到文字的出现,即从人类开始说话到用手写字这一漫长时期。口语的产生无疑大大加速了人类社会进化和发展的进程。但是,口语依赖人体的发声功能,只能近距离传播,且转瞬即逝,有很大的局限性。
(2)文字传播时代:文字作为人类掌握的第一套体外化符号系统,它的产生大大加速了人类利用体外化媒介系统的进程,推进了各个地区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的交流和融合。
(3)印刷传播时代:文字出现后,人类经历了一个很长的手抄传播阶段,效率很低,成本高。印刷时代的到来是建立在纸张和印刷术的发明基础之上的。印刷术的发明标志着人类已经掌握了复制文字信息的技术原理,有了对信息进行批量生产的观念。古滕堡的印刷术标志着印刷时代的新纪元。印刷机的出现迎来了近代报刊的诞生,伴随着读写能力的普及,印刷媒体开始在社会变革和社会生活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4)电子传播时代:随着广播、电视等电子媒体的出现,人类传播进入了电子时代。电子传播最重要的贡献之一就是实现了信息的远距离快速传播,实现了人类对时间和空间限制的突破。更为重要的是,电子传播形成了广泛存在的人类体外化的声音系统和体外化的影像信息系统,使得人类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前所未有的信息社会。
14.什么是群体暗示和群体感染?
【答案】暗示指的是一种通过间接的示意使人接受某种观点或从事某种行为的传播方式。集合行为中的群体暗示接近于临床医学中的催眠暗示,即人在失去理智判断分析能力的状况下,对周围信息表现为一味的盲信和盲从的现象。
群体感染指的是在集合行为中,某种观念、情绪或行为在暗示机制的作用下,以异常速度蔓延开来的过程。经过这个过程,一种情绪或一种观点会迅速支配整个人群,并引发整个人群的激烈行动。
三、论述题
15.什么是传播学批判学派?批判学派在方法论、社会观和传播观上与经验学派有什么分歧?
【答案】(1)批判学派是在社会科学的法兰克福学派的影响下,以欧洲学者为主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学派。其主要从马克思主义理论出发对资本主义社会进行批判性研究,是对欧美等多家不同于美国实证分析、经验研究派别立场,坚持以批判的态度和辩证的分析方法进行研究的学派的总称。主要代表人物有M.霍克海默,H.马尔库塞,T.W.阿多诺等人。
(2)经验学派主要采用来自社会学、心理学的定量研究方法,注重实证、经验、微观。批判学派从注重定性研究,使用哲学的思辨方法和符号学、人类学的方法,在宏观研究领域提出了更深刻的思想。
(3)经验学派否认西方资本主义社会是阶级支配的社会,而认为是一个由多元利益相互竞争、相互制衡的社会,因此传播学研究的重要任务不是为了变革现存的资本主义制度,而是通过改进传播机制来实现社会管理。
批判学派认为大众传播是资本主义社会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在规定社会关系、行使政治统治方面发挥着重要的意识形态功能,并具有相对的独立性。
(4)经验学派主要是维护现存的社会制度和传播制度,并把焦点放在传播效果和受众研究上。批判学派志在对现存的传播状况进行批判,促进社会变化,更关注宏观的传播体制、传播者和传播与社会结构各要素的关系。
16.评价麦克卢汉的“地球村”概念。
【答案】(1)地球村概念的基本内涵:麦克卢汉最早提出了“地球村”的概念。他认为,印刷媒介的出现,使得人类从口语传播时代的“部落化”阶段进入“脱离部落化”阶段。而电子媒介的出现,使得人类社会“重新部落化”。广播、电视、卫星等传播技术的应用,使得信息可以突破时空限制传遍全球,世界变成了一个村落,即所谓的“地球村”。地球村的出现和发展,使得人与人、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相互依赖程度大大加强,对人类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结构要素形态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2)评价:“地球村”的概念正确地指出了当今世界信息全球化发展的趋势。诌前,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把全世界联结为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各地的讯息可以在瞬息之间传遍世界,人们的时间和空间距离被大大缩减了。麦克卢汉的“地球持”预言,已经是当前的事实状态。可以认为,“地球村”这一天才预见,实际上揭示了信息时代的来临,揭开了人类历史上最为惊心动魄的一幕:全球化借助全球性媒介,第一次在全世界范围内成为现实,信息时代的每个人、每个地区都成为了彼此相连的有机整体,人
以上为本书摘选部分页面仅供预览,完整下载扫描上方二维码!
猜你喜欢
- 2024-04-042024年赤峰学院125400旅游管理《作曲基础知识》考研复试精品资料
- 2024-04-042024年赤峰学院125300会计《会计综合知识》考研复试精品资料
- 2024-04-042024年赤峰学院065100文物与博物馆《中国古代史(加试)》考研复试精品资料
- 2024-04-042024年赤峰学院065100文物与博物馆《文博综合》考研复试精品资料
- 2024-04-042024年赤峰学院065100文物与博物馆《文物学基础(加试)》考研复试精品资料
- 2024-04-042024年赤峰学院055200新闻与传播《新闻学概论(加试)》考研复试精品资料
- 最近发表
-
- F001001【复试】2024年安徽财经大学020105世界经济《国际贸易学》考研复试精品资料
- 2025考研复试全程班课程体系
- 2025考研复试资料网盘加群试看资料
- 【初试】2025信阳师范大学考研资料050205日语语言文学《245二外英语》
- 【初试】2025年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考研资料071005微生物学《803微生物学》
- 【初试】2025年重庆邮电大学考研资料070200物理学《610力学与理论力学》
- 【初试】2025年重庆师范大学考研资料045110学科教学(地理)《831地理教学论之中学地理教育学》
- 【初试】2025年重庆三峡学院考研资料095131农艺与种业《339农业知识综合一》
- 【初试】2025年重庆交通大学考研资料055101英语笔译《448汉语写作与百科知识》
- 【初试】2025年重庆工商大学考研资料035102法律(法学)《397法律硕士专业基础(法学)》
-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