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云平台

【复试】2024年 北京工业大学025100金融《金融学综合》考研复试精品资料

admin 2024-03-10 10:59:15 考研复试 70 ℃ 考研云平台
考研云平台

【复试】2024年 北京工业大学025100金融《金融学综合》考研复试精品资料

【电子书】2024年北京工业大学金融学综合考研复试精品资料

说明:本套考研复试资料由本机构多位高分研究生潜心整理编写,2024年考研复试重要资料。

一、2024年北京工业大学金融学综合考研复试资料

1.《金融学》考研复试相关资料

(1)《金融学》[笔记+课件+提纲]考研云平台

①北京工业大学金融学综合之《金融学》考研复试笔记。

说明:本书重点复习笔记,条理清晰,重难点突出,提高复试复习效率,考研复试重要资料。

②北京工业大学金融学综合之《金融学》本科生课件。

说明:参考书配套授课PPT课件,条理清晰,内容详尽,版权归属制作教师,本项免费赠送。

③北京工业大学金融学综合之《金融学》复试复习提纲。

说明:该科目复习重难点提纲,提炼出重难点,有的放矢,提高复试复习针对性。

(2)《金融学》考研复试核心题库(含答案)

①北京工业大学金融学综合考研复试核心题库之《金融学》名词解释精编。

②北京工业大学金融学综合考研复试核心题库之《金融学》简答题精编。

③北京工业大学金融学综合考研复试核心题库之《金融学》论述题编。

④北京工业大学金融学综合考研复试核心题库之《金融学》计算题精编。

说明:本题库涵盖了该复试科目常考题型及重点题型,根据复试考试要求进行了分类整理汇编并给出了详细答案解析,针对性强,是考研复试重要资料。

(3)《金融学》考研复试模拟题[仿真+预测+冲刺]

①2024年北京工业大学金融学综合之金融学考研复试五套仿真模拟题。

说明:严格按照本科目最新复试题型和难度出题,共五套全仿真模拟试题含答案解析,复试重要资料。②2024年北京工业大学金融学综合之金融学考研复试终极预测五套题及详细答案解析。

说明:复试复习效果检测使用。共五套核心题库,均含有详细答案解析,考研复试复试重要资料。③2024年北京工业大学金融学综合之金融学考研复试冲刺狂背五套题及详细答案解析。

说明:考研复试冲刺预测。共五套冲刺预测试题,均有详细答案解析,最后冲刺重要资料。

2.《证券投资学》考研复试相关资料

(1)《证券投资学》[笔记+课件+提纲]

①北京工业大学金融学综合之《证券投资学》考研复试笔记。

说明:本书重点复习笔记,条理清晰,重难点突出,提高复试复习效率,考研复试重要资料。②北京工业大学金融学综合之《证券投资学》本科生课件。考研云平台说明:参考书配套授课PPT课件,条理清晰,内容详尽,版权归属制作教师,本项免费赠送。③北京工业大学金融学综合之《证券投资学》复试复习提纲。

(2)《证券投资学》考研复试核心题库(含答案)

①北京工业大学金融学综合考研复试核心题库之《证券投资学》名词解释精编。②北京工业大学金融学综合考研复试核心题库之《证券投资学》简答题精编。③北京工业大学金融学综合考研复试核心题库之《证券投资学》论述题编。

(3)《证券投资学》考研复试模拟题[仿真+预测+冲刺]

①2024年北京工业大学金融学综合之证券投资学考研复试五套仿真模拟题。

说明:严格按照本科目最新复试题型和难度出题,共五套全仿真模拟试题含答案解析,复试重要资料。②2024年北京工业大学金融学综合之证券投资学考研复试终极预测五套题及详细答案解析。

说明:复试复习效果检测使用。共五套核心题库,均含有详细答案解析,考研复试复试重要资料。③2024年北京工业大学金融学综合之证券投资学考研复试冲刺狂背五套题及详细答案解析。

二、复试资料全国统一零售价

3.本套考研复试资料包含以上部分(不含教材)考研云平台

特别说明:

①本套复试资料由本机构编写组按照考研复试大纲、复试真题(回忆)、指定参考书等公开信息整理收集编写,仅供考研复试复习参考,与目标学校及研究生院官方无关,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②复试资料中若含有真题及课件为免费赠送,仅供参考,版权归属学校及制作老师,在此对版权所有者表示感谢,如有异议及不妥,请联系我们,我们将无条件立即处理!资料若有更新,免费赠送电子版。青岛

三、2024年研究生入学考试复试指定/推荐参考书目(资料不包括教材)

4.北京工业大学金融学综合考研复试参考书

《金融学》(第四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7年4月,黄达、张杰《证券投资学》(第四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年2月,吴晓求

四、本套考研资料适用院系

经济与管理学院

版权声明

编写组依法对本书享有专有著作权,同时我们尊重知识产权,对本电子书部分内容参考和引用的市面上已出版或发行图书及来自互联网等资料的文字、图片、表格数据等资料,均要求注明作者和来源。但由于各种原因,如资料引用时未能联系上作者或者无法确认内容来源等,因而有部分未注明作者或来源,在此对原作者或权利人表示感谢。若使用过程中对本书有任何异议请直接联系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与您沟通处理。

因编撰此电子书属于首次,加之作者水平和时间所限,书中错漏之处在所难免,恳切希望广大考生读者批评指正。

目录

............................................1

目录............................................5

2024年北京工业大学金融学综合复试备考信息.......................10

北京工业大学金融学综合考研复试参考书目.........................10

北京工业大学金融学综合考研复试招生适用院系........................10

2024年北京工业大学金融学综合考研复试核心笔记.....................11

《金融学》考研复试核心笔记................................11

第1章货币与货币制度.................................11

考研提纲及考试要求..................................11

考研核心笔记.....................................11

第2章国际货币体系与汇率制度.............................18

考研提纲及考试要求..................................18

考研核心笔记.....................................18

第3章信用、利息与信用形式..............................23

考研提纲及考试要求..................................23

考研核心笔记.....................................23

第4章金融范畴的形成与发展..............................29

考研提纲及考试要求..................................29

考研核心笔记.....................................29

第5章金融中介体系..................................32

考研提纲及考试要求..................................32

考研核心笔记.....................................32

第6章存款货币银行..................................36

考研提纲及考试要求..................................36

考研核心笔记.....................................36

第7章中央银行....................................45

考研提纲及考试要求..................................45

考研核心笔记.....................................45

第8章金融市场....................................50

考研提纲及考试要求..................................50

考研核心笔记.....................................50

第9章资本市场....................................57

考研提纲及考试要求..................................57

考研核心笔记.....................................57

第10章金融体系结构.................................62

考研提纲及考试要求..................................62

考研核心笔记....................................62

第11章金融基础设施................................69

考研提纲及考试要求.................................69

考研核心笔记....................................69

第12章利率的决定及作用..............................74

考研提纲及考试要求.................................74

考研核心笔记....................................74

第13章货币需求..................................80

考研提纲及考试要求.................................80

考研核心笔记....................................80

第14章现代货币的创造机制.............................84

考研提纲及考试要求.................................84

考研核心笔记....................................84

第15章货币供给..................................90

考研提纲及考试要求.................................90

考研核心笔记....................................90

第16章货币均衡与总供给..............................93

考研提纲及考试要求.................................93

考研核心笔记....................................93

第17章开放经济的均衡...............................98

考研提纲及考试要求.................................98

考研核心笔记....................................98

第18章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106

考研提纲及考试要求.................................106

考研核心笔记....................................106

第19章货币政策..................................113

考研提纲及考试要求.................................113

考研核心笔记....................................113

第20章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配合..........................121

考研提纲及考试要求.................................121

考研核心笔记....................................121

第21章开放条件下的政策搭配和协调.........................123

考研提纲及考试要求.................................123

考研核心笔记....................................123

第22章利率的风险结构与期限结构..........................127

考研提纲及考试要求.................................127

考研核心笔记....................................127

第23章资产组合与资产定价.............................133

考研提纲及考试要求.................................133

考研核心笔记....................................133

第24章资本结构与公司治理.............................138

考研提纲及考试要求.................................138

考研核心笔记....................................138

第25章商业银行业务与管理.............................142

考研提纲及考试要求.................................142

考研核心笔记....................................142

第26章货币经济与实际经济.............................147

考研提纲及考试要求.................................147

考研核心笔记....................................147

第27章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152

考研提纲及考试要求.................................152

考研核心笔记....................................152

第28章金融脆弱性与金融危机............................159

考研提纲及考试要求.................................159

考研核心笔记....................................159

第29章金融监管..................................166

考研提纲及考试要求.................................166

考研核心笔记....................................166

《证券投资学》考研复试核心笔记............................171

第1章证券投资工具.................................171

考研提纲及考试要求.................................171

考研核心笔记....................................171

第2章证券市场...................................186

考研提纲及考试要求.................................186

考研核心笔记....................................186

第3章资产定价理论及其发展.............................198

考研提纲及考试要求.................................198

考研核心笔记....................................198

第4章证券投资的宏观经济分析............................205

考研提纲及考试要求.................................205

考研核心笔记....................................205

第5章证券投资的产业周期分析............................210

考研提纲及考试要求.................................210

考研核心笔记....................................210

第6章公司财务分析.................................215

考研提纲及考试要求.................................215

考研核心笔记....................................215

第7章公司价值分析.................................222

考研提纲及考试要求.................................222

考研核心笔记.....................................222

第8章证券投资技术分析概述..............................230

考研提纲及考试要求..................................230

考研核心笔记.....................................230

第9章技术分析理论与方法...............................242

考研提纲及考试要求..................................242

考研核心笔记.....................................242

第10章技术指标...................................259

考研提纲及考试要求..................................259

考研核心笔记.....................................259

第11章证券组合管理.................................264

考研提纲及考试要求..................................264

考研核心笔记.....................................264

第12章风险资产的定价................................271

考研提纲及考试要求..................................271

考研核心笔记.....................................271

第13章投资组合管理业绩评价模型...........................278

考研提纲及考试要求..................................278

考研核心笔记.....................................278

第14章债券组合管理.................................282

考研提纲及考试要求..................................282

考研核心笔记.....................................282

2024年北京工业大学金融学综合考研复试辅导课件.....................287

《金融学》考研复试辅导课件...............................287

《证券投资学》考研复试辅导课件.............................417

2024年北京工业大学金融学综合考研复试复习提纲.....................429

《金融学》考研复试复习提纲...............................429

《证券投资学》考研复试复习提纲.............................434

2024年北京工业大学金融学综合考研复试核心题库.....................437

《金融学》考研复试核心题库之名词解释精编........................437

《金融学》考研复试核心题库之简答题精编.........................447

《金融学》考研复试核心题库之论述题精编.........................462

《金融学》考研复试核心题库之计算题精编.........................489

《证券投资学》考研复试核心题库之名词解释精编.......................507

《证券投资学》考研复试核心题库之简答题精编........................516

《证券投资学》考研复试核心题库之论述题精编........................532

2024年北京工业大学金融学综合考研复试题库[仿真+强化+冲刺].............542

2024年北京工业大学金融学综合复试备考信息

北京工业大学金融学综合考研复试参考书目

《金融学》(第四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7年4月黄达、张杰

《证券投资学》(第四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年2月吴晓求

北京工业大学金融学综合考研复试招生适用院系

2024年北京工业大学金融学综合考研复试核心笔记

《金融学》考研复试核心笔记

第1章货币与货币制度

考研提纲及考试要求

考点:货币的起源及货币的定义

考点:货币的职能

考点:货币制度的构成要素

考点:金银复本位制度

考点:纸币制度

考点:香港联系汇率制度

考研核心笔记

【核心笔记】货币概述

1.货币的起源及货币的定义

历史上货币经历了许多载体的演变,从实物货币到金属货币,再到记账货币(货币符号,如准货币购物卡、QQ币),货币的一个显而易见的功能---货币是商品交换的媒介,另外一个重要功能是价值储藏。

从交易媒介的在交易过程中的便利性程度或者流动性大小划分特征看,现今的信用货币分为以下几个层次(美国为例):

M0=现金

M1=公众持有的现金+NOW账户+各种金融机构的活期账户

M2=M1+小额储蓄存款和定期存单(每笔在10万美元以下)+交易商货币市场基金账户余额+存款机构发行的短期回购协议等

M3=M2+大额定期存单(每笔超过10万美元)+所有的存款机构发行的长期回购协议+美国居民在美国银行国外分行持有的长期外国美元存款(欧洲美元)+机构货币市场基金的余额

L=M3+非银行公众持有的美国储蓄债券+短期美国财政证券+商业票据+银行承兑票据

2.货币的职能

货币的职能是货币本质的表现。

(1)计价标准(价值尺度)

货币表现商品价值或衡量商品价值的大小,即价格。商品价格是其价值的货币表现,不同商品有不同的价格,不同商品之间就存在比价关系。货币把商品的价值表现为同名的量,使他们在质的方面相同(抽象劳动的凝结),量的方面可比较(各自均有价格),促成商品更便利地交换。

(2)交易媒介

货币作为商品的一般等价形式,是衡量商品价值的工具,执行价值尺度职能,这一职能为商品的实际流通做好了准备。商品不仅需要被表达,而且需要被交换,即实现其价值。现实的货币作为交易媒介,执行流通手段职能。当然货币执行流通手段职能只是实现商品流通的工具,并不是商品流通的目的。

(3)保存价值的手段

商品的买卖有时候是连续的,有时候是分离的,买之后不马上卖,卖之后不马上买。撇开信用关系,出现商品买卖分离,货币就停止流通,这时货币就发挥了价值储藏手段职能。

(4)支付手段

货币作执行流通手段职能,是商品交易的媒介,商品与货币同时出现在市场上。货币作为支付手段时,商品出售与获得货币的时间和空间是分离的,这时价值出现单方面转移。当货币作为流通手段时,必须先卖后买,不卖就不能买;当货币作为支付手段时,是先买后卖,不卖也能买。这时经济生活中的信用出现了。

(5)世界货币

世界货币是货币的国内职能在国际市场的延伸。二次大战前,各国实行金本位制,黄金可以自由输出输入。黄金不仅在国内市场,而且在国际市场都是货币,黄金成为世界货币。当前,实行自由外汇制度的某些经济发达国家的货币,如美元、欧元、日元等,就扮演世界货币的角色。

【核心笔记】货币制度

掠夺或摧毁一个现代信用经济国家,不流血的方式就是通过货币战争进行,让该国政府被迫改变其货币制度。

货币制度是一个国家法律规定的货币流通的组织形式。

1.货币制度的构成要素

(1)币材选择--国家以法律确定作为币材的金属,如金本位、银本位、金银复本位。

(2)货币单位--规定货币单位的名称及所含货币金属的重量。美国的货币单位为“元”,根据1934

年1月的美国法令,一美元的含金量为0.888671克。

中世纪的欧洲,一直延续到18世纪,很多国家实行银本位制。19世纪,欧洲各国相继实行金银复本位。

自明英宗正统元年(1436)开始中国实行以银为主的复本位币制。据记载,道光三年(1823)以前,满清出口盈余仍有银2600万两左右,至此却反而外流至少4000万两,换来的是“槁人形骸、蛊人心志、丧人身家”的鸦片。1935年“法币改革”以前(法币一元与14.5便士或者0.2975美元等值,无限制买卖英镑和美元),中国实行银本位制。

1935年以前,白银及银元在国际市场上是一般商品,在中国则是通货。1934年6月19日,美国单方面违背1932年7月世界8个主要产银、用银国通过的“白银协定”,在国际市场上高价收购白银。美国总统罗斯福签署了《1934年购银法》。它规定美国政府要通过购买的方式,设法使每盎司的白银价格提高到1.29美元;或者把白银在美国货币储备金的比重增加到1/4。8月9日开始执行该法,下令白银国有化并从世界市场购银。美国的这一行动立即引发世界银价的飞涨,从1934年年初的每盎司0.35美元涨至10月份的0.55美元,到1935年4月一度涨至0.81美元。其结果是,作为中国通货的白银大量外流,银行银根吃紧,市场萧条,商家纷纷破产。10月14日,中国宣布从次日起,开征10%的白银出口税,以及根据世界银价波动而确定的平衡税,但是无济于事。在稳定银价无望的情况下,中国走上了币制改革的道路。

(3)金银复本位制度

法律规定金银同时可以作为本位币,均可以自由铸造、输出输入,同为无限法偿货币。

这是随着经济规模的扩大,对货币价值的需求所引致的货币制度变化,同时16世纪美洲金矿、银矿的相继发现和开采,为金银复本位制度的出现创造了条件。银币用于小额交易,金币用于大额交易。

平行本位即金币和银币按其实际价值流通,两种通货的兑换比例完全由市场比价决定,但使不同货币表示的商品价格随之不断变化。商品价格变动过于频繁。

双本位制即政府法律规定金银比价,但人为的规定与市场的价值规律的相矛盾,双本位制度下,出现劣币驱逐良币---格雷欣法则。

(4)金本位制

它是历史上一种相对稳定的货币制度。因为金的价值相对稳定,它充当了稳定的价值尺度。本位币的名义价值与实际价值,国内价值与国外价值相一致,市场货币供应量与需要量自发地保持一致。但金本位制使货币的数量受制于黄金的数量,客观上不利于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英国1816年,德国1871年,丹麦瑞典挪威1873年,荷兰1875年,法国比利时瑞士意大利1878年,

日本俄国1897年,美国1900年相继颁布法律,实行金本位。

金本位制有三种具体形式:金本位制、金块本位制、金汇兑本位制。

通常讲的是狭义金本位制,其特点有:

①金币自由铸造、自由熔化。

②辅币和银行券与金币同时流通,按面值自由兑换成金币。

③黄金和金币自由输出输入。

在金本位制度下,各国国际收支自动调节的过程。如果一国之对外贸易持续发生逆差,其汇率若下跌至黄金输出点(GoldExportPoint),而促进黄金外流,货币供给量因而减少,物价随之下跌,使该国对外输出之竞争力增加,导致该国对外收入渐赶上支出,最后贸易收支渐而恢复均衡。

物价与黄金流入机能理论之所以能发挥其功效,主要归功于实施金本位之各国均能遵守如下之金本位制度之实行规则(RulesoftheGoldStandardGame):

a.各国中央银行需保证在某特定价格下,无限量买入或卖出黄金。

b.各国央行应保有一定的黄金,以作为通货发行之准备。

c.各国黄金与金币可自由买卖及进出口。

金块本位制:没有金币流通,只流通银行券及辅币,但规定单位货币的含金量;货币持有者持有一定数量货币后可向银行申请兑换金块。

金汇兑本位制:没有金币流通,只流通银行券及辅币,但规定货币的含金量,本国发行的货币不能直接兑换成金块,与实行金币和金块本位制的国家货币如英镑、美元等实行固定汇率,将本国的黄金、外汇存放在这些国家作为外汇基金。银行券持有者可间接获取黄金。

2.纸币制度

(信用货币制度)

纸币是国家强制发行的,起初作为金属货币的符号代替金属货币流通,替代金属货币的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职能。

银行券是由银行发行的信用货币,它替代商业票据流通。典型的银行券具有双重保证:信用保证和金属保证。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前,西方国家广泛流通这种银行券。

现在各国的银行券均不与黄金白银兑换,且集中由中央银行发行,形式上也是信用货币。

【核心笔记】国际货币制度演变及发展趋势

国际货币制度,即货币体系是支配各国货币关系的一系列共同标准、国际协议、规章制度、组织机制和由此产生的协调机制的总称。

人类史上第一个最有系统的国际支付制度(InternationalPaymentSystem)为金本位制度(TheGoldStandard)。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则演变成为以美元为本位币的金汇兑本位制度(GoldExchangeStandard)。自1971年后进入浮动汇率时代(FloatingExchangeRateSystem)。现今演变至以美元为主,其他货币为辅的多种准备制度(MultipleCurrenciesReserveSystem)。国际货币制度发展到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在全球金融一体化的背景下,又出现了区域汇率协调安排和货币区域化、单一货币趋势。

1.1880-1914年是金本位制度下的固定汇率制

(各国储备是黄金)

1880-1914年的35年间,主要西方国家通行金本位制,即各国在流通中使用具有一定成色和重量的金币作为货币,金币可以自由铸造、自由兑换及自由输出入。在金本位体系下,两国之间货币的汇率由它们各自的含金量之比--金平价(GoldParity)来决定。理论上,只要两国货币的含金量不变,两国货币的汇率就保持稳定。

黄金输送点是指汇价波动而引起黄金从一国输出或输入的界限。不同货币之间汇率波动的最高界限是(输往国家的)铸币平价(各国规定的单位货币的含金量)加运金费用,即黄金输出点(GoldExportPoint);

汇率波动的最低界限是(输入国家的)铸币平价减运费,即黄金输入点(GoldImportPoint)。

金本位制下的自动调节机制:

当一国国际收支发生逆差,外汇汇率上涨超过黄金输出点,将引起黄金外流,货币流通量减少,通货紧缩,物价下降,从而提高本国商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该国国际收支状况改善,输出增加,输入减少,导致国际收支恢复平衡;反之,当国际收支发生顺差时,外汇汇率下跌低于黄金输入点,将引起黄金流入,货币流通量增加,物价上涨,输出减少,输入增加,最后导致国际收支恢复平衡。

金本位制把各种货币之间的汇率波动控制在有限的范围内,对汇率起到自动调节的作用,从而保持汇率的相对稳定。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35年间,美国、英国、法国、德国等国家的汇率从未发生过升贬值波动。

金本位体系的35年是自由资本主义繁荣昌盛的“黄金时代”,固定汇率制保障了国际贸易和信贷的安全,方便生产成本的核算,避免了国际投资的汇率风险,推动了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的发展。但严格的固定汇率制使各国经济增长受到较大制约。美国经济学家特里芬指出:“如果再用黄金作为世界货币,人类的命运就取决于金矿主的利润,人类就要做金矿的奴隶,就要做金矿主的奴隶。”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各国停止黄金输出入,金本位体系即告解体。

2.1919-1939年国际货币制度处于混乱时期

欧洲参战各国在国外大量购买军火和必需品,无法用出口补偿,都不得不输出黄金支付货款,使黄金源源外流,各国黄金储备濒于枯竭。从1914年开始,除美国外,欧洲各国相继放弃了金本位制,实行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

1924-1928年,欧洲各国处于相对稳定时期,相继恢复金本位制。1925年英国率先恢复,但恢复的是金块本位制。其他一些国家特别是北欧国家恢复另一种金本位制,即金汇兑本位制,与金块本位制相同的是不再铸造金币,市面也不流通金币,只流通纸币。由于黄金的短缺,中央银行的储备除黄金外主要是能兑换黄金的外汇。

1929-1933年世界性的经济危机爆发,各国都被迫先后放弃了一度恢复的金块本位制或金汇兑本位制,国际金本位制度也随之瓦解。英国1931年9月宣布停止黄金支付,美国1933年3月宣布纸币停止兑现,禁止黄金输出。1936年8月,法国也放弃了金本位制。

3.二战到20世纪70年代初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的固定汇率制

(各国储备是黄金和美元,美国储备黄金)

1944年7月,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即将胜利的前夕,二战中的45个同盟国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NewHampshire)的布雷顿森林(BrettonWoods)“联盟国家国际货币金融会议”,通过了以美国财长助理怀特提出的怀特计划为基础的《国际货币基金协定》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协定》,总称布雷顿森林协定,从此开始了布雷顿森林体系。

该体系表现为:美元与黄金挂钩,其它货币与美元挂钩的“双挂钩”制度。即美国公布美元的含金量,1美元的含金量为0.888671克,美元与黄金的兑换比例为1盎司黄金=35美元。其它货币按各自的含金量与美元挂钩,确定其与美元的汇率。各国货币对美元的汇率只能在平价上下各1%的限度内波动,超过这个限度,各国中央银行有义务在外汇市场上进行干预,以保持汇率的稳定。只有在一国的国际收支发生“根本性不平衡”时,才允许贬值或升值。

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的固定汇率制,实质上是一种可调整的钉住汇率制,它兼有固定汇率与弹性汇率的特点,即在短期内汇率要保持稳定,这类似金本位制度下的固定汇率制;但它又允许在一国国际收支发生根本性不平衡时可以随时调整,这类似弹性汇率。

随着日本和西欧经济复苏和迅速发,特别是美国为发展国内经济及对付越南战争造成的国际收支逆差,又不断增加货币发行,这使美元远远低于金平价。1968年的黄金抢购风潮(GoldRush),使一盎司黄金兑35元美金之官价瓦解。1971年8月15日,美国总统尼克松宣布美元贬值和美元停兑黄金,尽管1971年12月十国集团达成了《史密森协议》,认可了美元贬值,由1盎司黄金等于35美元调整到38美元,汇兑平价的幅度由1%扩大到2.5%。到1973年2月,美元第二次贬值,欧洲国家及其他主要资本主义国家

《证券投资学》考研复试核心笔记

第1章证券投资工具

考点:投资的基本类型

考点:普通股的特征

考点:风险与风险偏好

考点:投资的含义与特征

考点:我国的股权结构

【核心笔记】投资概述

1.投资的含义与特征

西方经济学家对投资含义的解释:

(1)威廉·夏普

为了(可能不确定的)将来的消费(价值)而牺牲现在一定的消费(价值)。

(2)萨缪尔森

投资总是实际的资本形成——增加存货的生产,或新工厂、房屋和工具的生产……只有当物质资本形成生产时,才有投资。

投资的含义:投资是指一定的经济主体为了获取预期不确定的收益而将现期的一定收入转化为资本的过程。

投资定义要点:

(1)投资是一定主体的经济行为

(2)投资的目的是为了获得收益(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

(3)投资的结果形成可获利的资本或资产

“财务自由”是投资理财的一个终极目标。财务自由,概括有几条:

(1)不必为钱而工作

(2)保持财产性收入的净现金流入(流量)

(3)保有一定量的净资产(存量)

(4)保有一个平常心

投资的主要特征:五个基本要点:

投资主体

投资效益

投资风险

投资来源

投资所形成资本的形态

投资主体:

(1)投资总是一定主体的经济行为

①投资主体就是投资者

②投资主体必须具备四个条件

a.具有一定货币资金

b.对货币资金具有支配权

c.拥有投资的收益权

d.能承担投资的风险

③投资主体的类型

a.居民

b.企业:国有独资企业、私有企业、股份制企业、合资企业或外资企业

c.其他盈利性机构:投资基金、证券公司等

d.政府:中央政府或地方政府

e.其他非盈利组织:学校、福利基金会等

投资效益:

(1)投资的目的是为了获取投资效益

(2)投资效益,包括财务效益(微观经济效益)、国民经济效益(宏观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3)投资的财务效益,是指投资项目的投入与产出相比较,能否获得预期的盈利,是从投资者的角度衡量投资活动是否值得。

(4)投资的国民经济效益,是指投资总量或每一个投资项目对国民经济有效增长、结构优化的贡献。因为任何项目的建设和运行都要耗费社会的有限资源,这些资源用于这个项目就

(5)不能用于其他项目。在投资总量既定的情况下,为有效利用资源,就要运用投资的国民经济效益评价指标来衡量和选择投资项目。全部投资项目的国民经济效益汇总起来,就形成一定时期社会总投资的国民经济效益,即投资的宏观经济效益。

(6)投资的社会效益,是指投资项目的建设和运行对社会发展、资源、生态、环境、就业、分配等方面带来的影响。

投资风险:

(1)投资可能获取的收益具有不确定性

①投资风险使投资收益具有不确定性

②投资风险是对投资的内在约束

③理性的投资行为使风险和收益相统一

(2)美国各种证券的投资收益

①国库券的报酬率在每年14.7%(1981)到-0.02%(1938)之间变化,平均收益率为3.74%

②长期政府债券的报酬率在每年40.36%(1982)到-6.09(1958)之间变化,平均收益率为5.36%

③公司债券的报酬率在每年43.76%(1982年)到-8.09%(1969年)之间变化,平均报酬率为5.90%④普通股票的报酬率在53.99%(1933年)到-43.34%(1931年)之间变化,平均报酬率为12.34%投资来源:

投资必须放弃或延迟一定量的消费要投资,就要放弃或者说要牺牲一定量的消费,对个人来说如此,对整个社会来说也是如此。

投资所形成的资本形态:

(1)投资所形成的资产有多种形态

投资所形成资产可分为真实资产和金融资产

①真实资产:有形、可视的资产,如土地、设备、房产、黄金、古董等。

②金融资产:证明某种权益的契约,如定期存单、股票、债券等。

投资者与投机者:

投资者—以中长期持有、获取股息红利为主

投机者—以短期持有、获取差价为主

投机的功能:

(1)平衡价格波动

(2)增强流动性

(3)承担和分散风险

投资与投机的关系:

联系:两种角色会在同一主体体现,两者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2.风险与风险偏好

(1)简单地说,风险就是未来结果的不确定性。

(2)阅读:关于风险内涵的理解

(3)风险偏好(Riskappetite),是指为了实现目标,企业或个体投资者在承担风险的种类、大小等方面的基本态度。

证券投资风险的具体来源:

(1)市场风险

①是指证券价格的变化给投资者带来的风险。这种风险孕育在市场行情的变化之中,是投资者感觉最明显的一种风险。

②市场风险的形成是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但主要的是投资的心态和对未来收益的预期、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和企业本身的经营状况,以及一些突发事件等引起的。

(2)利率风险

①是指由于市场利率变动而给投资者带来损失的可能性。

②利率的变动对证券的影响有两种情况:一是当利率提高,而证券收益一定时,证券价格会c.因利率提高而下降。因为当利率提高后,用相同的资金在市场上购买利率较高的新证券,可以比以同样资金购买原有较低利率的证券得到更多的收益,因此旧证券的价格要相应下降才能卖出;二是当利率下降时,原有较高利率的证券价格就可能上升。

③一般来说,利率风险对具有固定收益的证券影响更为显著。

(3)购买力风险

①是指通货膨胀导致货币购买力下降而给投资者带来的损失。

②各种证券和存款都会受该风险的影响,只是程度不同而已。

④对于固定收益证券而言,该风险的影响较大;对于非固定收益证券而言,可通过收益、价格提高得到部分补偿,影响较小。

(4)企业风险

①指因发行证券的企业收益能力的变动,使投资者的收益受到损失的可能性。它随着企业经营状况的变化而变化。

②b.企业外部风险——因企业经营的经济环境和条件变化所引起的风险。每个企业都存在着一系列的外部风险,如行业竞争、政府管制、技术进步、社会习惯的改变等。

③内部经营风险——主要取决于企业经营效率的高低,而经营效率又取决于管理能力和技术力量的强弱。

3.风险与风险偏好

(1)风险回避者

风险回避者选择资产的态度是:当预期收益率相同时,偏好于具有低风险的资产;而对于具有同样风险的资产,则钟情于具有高预期收益率的资产。

(2)风险追求者

与风险回避者恰恰相反,风险追求者通常主动追求风险,喜欢收益的动荡胜于喜欢收益的稳定。他们选择资产的原则是:当预期收益相同时,选择风险大的,因为这会给他们带来更大的效用。

(3)风险中立者

风险中立者通常既不回避风险,也不主动追求风险。他们选择资产的惟一标准是预期收益的大小,而不管风险状况如何。

(4)风险偏好测试表

风险测试表能够帮助投资朋友准确地对自我风险承受能力,投资理念,投资性格等进行专业的自我认知测试,是投资朋友进行投资理财之前重要的准备工作。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从而控制风险,安全投资,构建适合自己的投资组合,轻松的获取财富,享受生活,分享中国经济成长!

4.投资的基本类型

(1)产业投资与证券投资

①产业投资

a.产业投资是指为获取预期收益,以货币购买生产要素,从而将货币收入转化为产业资本,形成固定资产、流动资产和无形资产的经济活动。产业投资属于真实投资,从价值源泉来看,产业投资也是最具典型意义的真实投资

b.产业投资与企业生产过程

投资过程是为生产过程提供生产能力过程

直接生产过程则是运用投资所提供的生产能力

销售是出售生产过程的成果的过程

投资在直接生产过程之前,产品销售在直接生产过程之后

(2)证券投资

①概念

证券投资是指一定的投资主体为了获取预期的不确定收益购买资本证券,以形成金融资产的经济活动。证券投资属于金融投资,是最具典型意义的金融投资

②证券投资产生的原因

a.生产规模逐渐扩大,贸易的范围拓宽,客观上提出了集中资金的要求

b.投资风险逐渐增多,单个投资者无力承担投资的全部风险,客观上又要将整个项目的投资风险分散到多个不同投资主体身上,而且将每个投资者所承担的风险限制在一定范围内

c.为了解决集中资金和分散投资风险的问题,以股票和债券为主要内容的长期资本市场应运而生

d.在资本市场出现以后,拥有货币资本的资本家可以通过购买股票和债券来获取股份收益或债券利息。这样整个社会除了产业投资以外还存在着证券投资

③证券投资发展的现状

据统计,2000年底,全球金融投资总规模已达160万亿美元,是当年世界各国国民生产总值的5倍多,其中:

2024年北京工业大学金融学综合考研复试辅导课件

《金融学》考研复试辅导课件

2024年北京工业大学金融学综合考研复试复习提纲

《金融学》考研复试复习提纲

2024年北京工业大学金融学综合考研复试核心题库

《金融学》考研复试核心题库之名词解释精编

1.托宾q

【答案】传导过程:货币作为起点,直接或者间接影响资产价格,资产价格的变化导致实际投资的变化,并最后影响实体经济和产出。传导机制过程用符号表示:

资产价格,主要是股票价格,股票价格是对现存资本存量价值的评估。而是企业市场价值和重置成本之比,当q大于1时,企业会增加投资支出;当q小于1时,企业对新的投资就不会有积极性。特点:把资本市场、货币市场上的资产价格,特别是股票价格引入传导机制,认为货币理论应看作微观经济行为主体进行资产结构管理的理论;认为沟通货币和金融机构与实体经济这两方之间的联系,不是货币数量或利率;资产价格是决定新投资的主要因素。

2.风险溢价

【答案】风险溢价(RiskPremium),是一个人在面对不同风险的高低且清楚高风险高报酬、低风险低报酬的情况下,个人对风险的承受度影响其是否要冒风险获得较高的报酬,或是只接受已经确定的收入,而承受风险可能得到的较高报酬。确定的收入与较高的报酬之间的差,即为风险溢价。

风险溢价指的是投资人要求较高的收益以抵消更大的风险。财务动荡的公司所发行的“垃圾”债券通常支付的利息高于特别安全的美国国债利息,因为投资人担心公司将无法支付所承诺的款项。

风险溢价是金融经济学的一个核心概念,对资产选择的决策,资本成本以及经济增值(EVA)的估计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意义,尤其对于当前我国社保基金大规模地进入股票市场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3.有效汇率。

【答案】有效汇率是一种以某个变量为权重计算的加权平均汇率指数,它指报告期一国货币对各个样本国货币的汇率以选定的变量为权数计算出的与基期汇率之比的加权平均汇率之和。通常可以一国与样本国双边贸易额占该国对所有样本国全部对外贸易额的比重为权数。

4.证券市场线

【答案】证券市场线简称为SML,是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M)的图示形式。可以反映投资组合报酬率与系统风险程度系数之间的关系以及市场上所有风险性资产的均衡期望收益率与风险之间的关系。证券市场线是以为纵坐标、为横坐标的坐标系中的一条直线,它的方程是:。其中,

R和分别表示证券或证券组合的必要报酬率和系数,证券市场线表明证券或组合的要求的收益与由系数测定的风险之间存在线性关系。

5.J曲线效应。

【答案】J曲线效应指本币贬值后,并不能马上改善贸易收支,而是出现出口先减少再增加的情况。因为贬值前已签订的合同仍然按原价格执行,一段时间后,新合同的执行才会带来贸易改善。并且进口商可能认为贬值会继续,从而增加进口,使贸易收支继续恶化。此后,出口和进口才开始向改善贸易的方向调整,呈现J形状的曲线。

6.有效市场假说。

【答案】股票的价格反映了这些理性人的供求的平衡,想买的人正好等于想卖的人,认为股价被高估的人与认为股价被低估的人正好相等。

股票的价格也能充分反映该资产的所有可获得的信息,即“信息有效”。当信息变动时,股票的价格就一定会随之变动。一个利好消息或利空消息刚刚传出时,股票的价格就开始异动,当它已经路人皆知时,

股票的价格也已经涨或跌到适当的价位了。

7.永续年金

【答案】永续年金是无限期等额收付的特种年金,是普通年金的特殊形式。由于是一系列没有终止时间的现金流,因此没有终值,只有现值。现实中优先股的股息、英国政府发行的统一公债所产生的利息、某些可永久发挥作用的无形资产(如商誉等均属于此)。其现值为每期支付的现金流金额与投资者所要求的收益率的比值。

8.联邦基金利率

【答案】美国联邦基金利率是指美国同业拆借市场的利率,其最主要的是隔夜拆借利率。这种利率的变动能够敏感地反映银行之间资金的余缺,美联储瞄准并调节同业拆借利率就能直接影响商业银行的资金成本,并且将同业拆借市场的资金余缺传递给工商企业,进而影响消费、投资和国民经济。

9.票据发行便利。

【答案】票据发行便利是银行表外业务的一种。指银行给企业在某一期间内的循环信用额度。在此期限内,企业可循环发行短期融资票据,通过银行销售给投资者,没有销售完的剩余部分由银行承购,或者以贷款形式给企业。由于这些短期票据可以在二级市场上流通,因此具有较好的流动性。

10.边际储蓄倾向

【答案】储蓄是收入减去消费的余额。边际储蓄倾向(MPS)是单位收入增加而增加的储蓄额。

11.影子银行

【答案】影子银行是指有部分银行功能,但是不受中央银行或其他金融监管部门监督管理或受监管较少的非银行金融机构。

在我国,凡是涉及货币存贷款关系的和银行表外业务的金融机构,都属于“影子银行”。影子银行的特点是可以不受中央银行等其他监管机构的监督干预,可以自由充分地发挥资金的效用。但同时,影子银行由于缺少监管,使得风险大大增强。

12.直接标价法

【答案】直接标价法又称应付标价法,这种标价法是以一定单位的外国货币为标准,折合若干单位的本国货币。就相当于计算购买一定单位外币应付多少本币,所以叫应付标价法。在直接标价法下,外国货币作为基准货币,本国货币作为标价货币;标价货币(本国货币)数额随着外国货币或本国货币币值的变化而变化。

13.存款保险制度

【答案】存款保险制度是一种金融保障制度,指由符合条件的各类存款性金融机构集中起来建立一个保险机构,各存款机构作为投保人按一定存款比例向其缴纳保险费,建立存款保险准备金,当成员机构发生经营危机或面临破产倒闭时,存款保险机构向其提供财务救助或直接向存款人支付部分或全部存款,从而保护存款人利益,维护银行信用,稳定金融秩序。存款保险有隐性存款保险和显性存款保险两种类型。

作用:保护存款人的利益,提高社会公众对银行体系的信心;可有效提高金融体系的稳定性,维持正常的金融秩序;促进银行业适度竞争,为公众提供质优价廉的服务。

风险:可能诱发道德风险。存款保险制度的存在使得存款者风险意识下降,特别是在利率市场化实现以后,他们就可能不顾银行经营风险,将钱存到愿意支付最高存款利息的银行。

14.利率期限结构。

【答案】利率的期限结构,即零息债券的到期收益率与期限的关系可以用一条曲线来表示,如水平线、向上倾斜和向下倾斜的曲线。甚至还可能出现更复杂的收益率曲线,即债券收益率曲线是上述部分或全部

收益率曲线的组合。收益率曲线的变化本质上体现了债券的到期收益率与期限之间的关系,即债券的短期利率和长期利率表现的差异性。

15.逆向选择

【答案】逆向选择是指在买卖双方信息非对称的情况下,差的商品总是将好的商品驱逐出市场;或者说拥有信息优势的一方,在交易中总是趋向于作出尽可能地有利于自己而不利于别人的选择。

比如,在金融市场上,逆向选择指市场上那些最有可能造成不利(逆向)结果(即造成违约风险)的融资者,往往就是那些寻求资金最积极而且最有可能得到资金的人。

16.资本充足性管理。

【答案】所谓银行的资本充足性是指银行资本数量必须超过金融管理当局所规定的能够保障正常营业并足以维持充分信誉的最低限额;同时,银行现有资本或新增资本的构成,应该符合银行总体经营目标或所需资本的具体目的。随着金融竞争的日益激烈,商业银行的经营风险增大,自身拥有充足的资本和监管当局对银行资本充足性要求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7.成本拉动型通货膨胀。

【答案】成本推动通货膨胀又称成本通货膨胀或供给通货膨胀,是指在没有超额需求的情况下由于供给方面成本的提高所引起的一般价格水平持续和显著的上涨。来自供给方面的冲击主要是受国际市场供给价格和数量的变化,农业的歉收以及劳动生产率变化而造成的“工资推动”或“利润推动”。工资推动通货膨胀,是指不完全竞争的劳动市场造成的过高工资所导致的一般价格水平的上涨。

西方学者认为,在完全竞争劳动市场上,工资率完全取决于劳动的供求,工资的提高不会导致通货膨胀;而在不完全竞争劳动市场上,由于工会组织的存在,工资不再是竞争工资,而是工会和雇主集体议价的工资。并且由于工资的增长率超过生产增长率,工资的提高就导致成本的提高,从而导致一般价格水平上涨,这就是所谓的工资推动通货膨胀。西方学者进而认为,工资提高和价格上涨之间存在因果关系:工资提高引起价格上涨,价格上涨又引起工资提高。这样工资提高和价格上涨形成了螺旋式的上升运动,即所谓的工资—价格螺旋。

18.布雷顿森林体系。

【答案】布雷顿森林货币体系是指“二战”后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1944年7月,西方主要国家的代表在联合国国际货币金融会议上确立了该体系,因为此次会议是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布雷顿森林举行的,所以称之为“布雷顿森林体系”。“布雷顿森林体系”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点:美元与黄金挂钩,即每35美元兑换1盎司黄金;各国货币与美元挂钩;实行可调整的固定汇率;确定国际储备资产,美元处于等同黄金的地位,成为各国外汇储备中最主要的国际储备货币。

19.资产证券化

【答案】资产证券化是对一种(金融)资产所有权和收益权进行分离的金融创新,其基本流程是:发起人把证券化的资产出售给一家特设信用机构(SPV),或者由SPV主动购买可以证券化的资产,然后将这些资产汇集成资产池,并以该资产池所产生的现金流量为支撑在金融市场上发行有价证券。

20.最优货币区

【答案】最优货币区理论最早由罗伯特.蒙代尔提出,主张生产要素流动性准则,“货币区”内的汇率必须被固定。“最佳”的标志就是有能力稳定区内就业和价格水平。最佳货币区是按地理区域限定的。生产要素流动性与汇率的弹性具有相互替代的作用,生产要素流动性越高的国家之间越适宜于组成货币区。而与国外生产要素市场隔绝越大的国家,则越适宜于组成单独的货币区,实行浮动汇率制。

21.作为外汇需要具备的条件

【答案】(1)可以自由输出输入国境;(2)可以自由兑换、买卖;(3)在国际支付中被广泛接受。

22.相对购买力平价理论

【答案】相对购买力平价理论是卡塞尔在1918年分析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通货膨胀率和汇率变动关系时提出的相对购买力平价理论强调即期与远期之间的通货膨胀率差别必须等同于这个期限内汇率的差别。如果不一致,就会出现套利情况,直到汇率调整到两者一致为止。即在任何一段时间内,两种货币汇率变化的百分比将等于同一时期两国国内价格水平变化的百分比之差。

23.贷款五级分类法

【答案】贷款五级分类制指商业银行依据借款人的实际还款能力进行贷款质量的五级分类,即按风险程度将贷款划分为五类:正常、关注、次级、可疑、损失,后三类为不良贷款。正常类:借款人能够履行合同、有充分把握按时足额偿还本息。

正常类:借款人能够履行合同、有充分把握按时足额偿还本息。

关注类:尽管借款人目前有能力偿还贷款本息,但存在一些可能对偿还产生不利影响的因素。次级类:借款人的还款能力出现明显问题,完全依靠其正常营业收入无法足额偿还贷款本息。可疑类:借款人无法足额偿还贷款本息,即使执行抵押或担保,也肯定要造成一部分损失。

损失类:在采取所有可能的措施和一切必要的法律程序后,本息仍无法收回,或者只能收回极小部分。

24.相对购买力平价

【答案】相对购买力平价理论将汇率在一段时期内的变动归因于两个国家在这段时期中的物价或货币购买力的变动。

公式表示为

其中,0表示基期,1表示当期。

相对购买力平价理论与绝对购买力平价理论相对而育更富有意义,因为它从理论上避开了一价定律的严格假设。

25.IPO。

【答案】IPO是首次公开发行,即股份公司首次在资本市场公开发行股票。首次公开发行具体流程包括尽职调查、承销团确定发行价格、首日发行等。IPO是公司直接融资的重要方式,其优点主要表现为融资成本低等。

26.非存款负债

【答案】非存款负债是指商业银行主动通过金融市场或直接向中央银行融通资金。

非存款负债的类型主要有:同业拆借、中央银行再贴现、回购协议、欧洲货币市场借款和发行中长期债券等。

与存款负债相比较,非存款负债有一定区别,体现为:①存款负债是主动负债,非存款负债是被动负债;②非存款负债中的借人负债比存款负债具有更大的主动性、灵活性和稳定性。

27.贷款五级分类。

【答案】商业银行依据借款人的实际还款能力进行贷款质量的五级分类,即按风险程度将贷款划分为五类:正常、关注、次级、可疑、损失,后三种为不良贷款。正常:借款人能够履行合同,一直能正常还本付息,不存在任何影响贷款本息及时全额偿还的消极因素,银行对借款人按时足额偿还贷款本息有充分把握。关注:尽管借款人目前有能力偿还贷款本息,但存在一些可能对偿还产生不利影响的因素,如这些因素继续下去,借款人的偿还能力受到影响。次级:借款人的还款能力出现明显问题,完全依靠其正常营业收入无法足额偿还贷款本息,需要通过处分资产或对外融资乃至执行抵押担保来还款付息。可疑:借款人无法足额偿还贷款本息,即使执行抵押或担保,也肯定要造成一部分损失。损失:指借款人已无偿还本

2024年北京工业大学金融学综合考研复试题库[仿真+强化+冲刺]

北京工业大学金融学综合之金融学考研复试五套仿真模拟题

2024年金融学复试五套仿真模拟题及详细答案解析(一)

一、名词解释

1.铸币税

【答案】铸币税,也称为“货币税”,指发行货币的组织或国家在发行货币并吸纳等值黄金等财富后货币贬值,使持币方财富减少,发行方财富增加的经济现象。在现代货币制度下,货币当局通过超发货币从而获得超过发行成本的收益被称为铸币税。

2.多头套期保值

【答案】多头套期保值又称买入套期保值,是指交易者先在期货市场买进期货,以便在将来现货市场买进现货时不至于因价格上涨而给自己造成经济损失的一种期货交易方式。

多头套期保值能使两个市场的盈亏大致抵消,可以将远期价格固定在预计水平上,以达到防范价格波动风险的目的。

3.费雪效应

【答案】费雪效应揭示了名义利率与预期通货膨胀率之间的关系,它指出:当预期通货膨胀率上升时,名义利率也将上升。

按照公式,名义利率、实际利率与预期通货膨胀率三者之间的关系是:名义利率=实际利率+预期通货膨胀率。它表明名义利率(包括年通货膨胀率溢价)足以补偿贷款人到期收益率对应的货币所遭受的预期购买力损失,即贷款人要求的名义利率要足够高,使他们能够获得预期的实际利率,而要求的实际利率就是社会中实物资产的经营报酬加上给予借款人的风险补偿。

4.资本充足性管理。

5.利率风险结构。

【答案】利率风险结构:债权工具的到期期限相同,但利率却不相同的现象称为利率的风险结构。这种现象是由三个原因引起的:违约风险、流动性和所得税因素。

6.双重期权

【答案】指期权买方在一定时期内有权选择以预先确定的价格买进,也有权以该价格卖出约定数量标的物的合约。因为该种期权给予了投资者较大的选择权,因此,该种期权相应地价格较高。

7.指令驱动制度

【答案】指令驱动制度是指证券交易价格由买方订单和卖方订单共同驱动,市场交易中心以买卖双向价格为基准进行撮合。指令驱动机制本质上是竞价机制,证券买卖双方在统一市场上公开竞价,充分表达自己的投资意愿,直到双方都认为已经得到满意合理的价格,撮合才会成交。在指令驱动制度中,价格的形成是以买卖双方的竞价指令为基础,由交易系统自动生成的,买卖不需要中间方。

8.逆回购协议

【答案】逆回购协议就是证券持有者(即证券卖主)为与证券买主达成一笔证券交易,在签定的合约中规定卖主在卖出一笔证券后须在某个双方商定的时间以商定的价格再买回这笔证券,并以商定的利率付息。这对于买主来讲,就是个逆回购协议。

二、简答题

9.国际收支有哪些差额项目?它们之间存在什么关系?

【答案】国际收支主要的差额项目有:

(1)综合差额所包括的线上交易最为全面,仅仅将官方储备作为线下交易,它衡量一国官方通过变动官方储备来弥补的国际收支的不平衡。人们所说的国际收支盈余或赤字,通常指的是综合差额盈余或赤字。

(2)官方结算差额是经常账户交易、长期资本流动和私人短期资本流动的结果。它将官方短期资本流动和官方储备变动作为线下交易。官方结算差额反映了一国货币当局所愿意弥补的国际收支差额。

(3)基本差额是经常账户交易、长期资本流动的结果。它将短期资本流动和官方储备变动作为线下交易,反映了一国国际收支的长期趋势。如果一国国际收支的基本差额为盈余,那么即使其综合差额暂时为赤字,从长期看,该国依然有较强的国际经济实力。

(4)经常账户:差额反映了实际资源在该国和他国之间的转让净额,以及该国的实际经济发展水平

(5)贸易差额也是衡量一国实际资源转让、实际经济发展水平和国际收支状况的重要依据。它们之间的关系有:

商品出口-商品进口=贸易差额;

贸易差额+无形收入-无形支付+无偿转移收入-无偿转移支出=经常账户差额;

经常账户差额+长期资本流入-长期资本流出=基本差额;

基本差额+私人短期资本流入-私人短期资本流出=官方结算差额;

官方结算差额+官方借款-官方贷款=综合差额。

10.国际借贷与国际收支有何异同?

【答案】国际借贷是指一国在一定日期对外债权债务的综合情况。它表示一国对外债权债务在一定时点的余额,即最终结果,是一种存量概念。国际收支是在一定时期内,一个经济实体的居民同非居民之间所进行的全部经济交易的系统记录。它表示一国在一定时段内对外收付的累计结果,是一种流量概念。两者存在因果差异。国际借贷是产生国际收支的原因,国际借贷发生必然会形成国际收支,而且国际收支的范围比国际借贷的范围更加宽泛。

11.简述古典学派关于实际因素决定利率的理论。

【答案】实际利率理论(古典利率理论)。

在凯恩斯主义出现以前,西方经济学中占主导地位的利率决定理论被称作实际利率理论,该理论强调非货币的实际因素——生产率和节约在利率决定中的作用。其中,生产率用边际投资倾向表示,节约用边际储蓄倾向表示^投资流量会因利率的提高而减少,储蓄流量会因利率的提高而增加。故投资是利率的递减函数,储蓄是利率的递增函数,而利率的变化则取决于投资流量与储蓄流量的均衡点。

12.为什么维持物价稳定是中央银行的首要目标。

【答案】一般而言,在经济平稳运行时期,央行更重视物价稳定,而当经济不景气或出现危机时,央行会更多地考虑经济增长。但总体看,物价稳定始终是货币政策的主要目标。

各国衡量物价变动的指数很多,包括不同领域的多种价格指数,其中使用最多的是消费物价指数(CPI)和国内生产总值平减指数(GDPdeflator)。居民消费是社会福利的最终体现,因而反映消费物价变动的CPI受到社会的关注度最高。CPI的主要优点在于它是一个全社会熟知的指标,它的使用有利于政府与公众沟通。同时,CPI编制及时,一般每月发布,且发布后很少修改,社会可信度较高。但CPI不包括投资品及资产的价格,因而不能全面反映价格总水平的变化。国内生产总值平减指数是以最终产品和劳务为对

象的按当年价格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与按可比价格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它的统计范围包括所有商品和劳务,也包括进出口商品,因而能比较全面地反映价格总水平的变化,但它只是个季度指标,发布频度较低,又是推算出来的,及时性和可信度都不如CPI。

13.简述“最适度通货区理论”的内容。

【答案】最适度货币区理论是关于通货区的认定、范围、成立的条件以及加入通货区的成本和收益等内容的一整套理论的统称。最适度通货区理论的主要思路是:在实行固定汇率政策的通货区内,找出调节国际收支的途径和条件,并将调节条件转化为具体指标,根据各国是否符合这些指标而判断各国是否应该加入通货区。具体而言,最适度通货区的判断标准大致有以下几种:

(1)蒙代尔提出用生产要素的高度流动性作为确定最适度通货区的标准;

(2)麦金农提出,应以经济的高度开放性作为确定最适度通货区的标准;(3)凯南提出,应以产品多样性程度作为确定最适度通货区的标准;(4)英格拉姆提出,应以国际金融高度一体化作为确定最适度通货区的标准;(5)托儿和维莱特提出,应以政策一体化作为确定最适度通货区的标准;(6)哈伯勒和弗莱明提出,应以通货膨胀率的相似性作为确定最适度通货区的标准。

14.巴塞尔委员会规定的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的主要构成要素有哪些?

【答案】根据巴塞尔委员会的规定,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的具体内容包括五大方面:

(1)控制环境(ControlEnvironment),包括管理组织机构、管理理念、人事政策和员工素质、外部环境等。

(2)风险评估(RiskAssessment),包括对风险点进行选择、识别、分析和评估的全过程。

(3)控制活动(ControlActivities),是确保管理方针得以实现的一系列制度程序和措施。

(4)信息和沟通(InformationandCommunication),包括内外部、上下层和各部门间的信息的获取和交流,以便采取必要的控制活动,及时解决存在的问题。

(5)监督与审查(Monitoring),是为保证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充分性、可行性而对内部控制制度进行的可持续性的评价和单项制度的分别评估。

15.简述中央银行的职能。

【答案】中央银行主要具有三大职能:发行的银行、银行的银行、政府的银行。

(1)发行的银行:发行的银行是指央行是具有一般商业银行不具有的发行货币的银行。在现代银行制度中,中央银行首先是货币发行的银行。垄断货币发行权,成为全国唯一一家发行货币的机构,是央行与其他商业银行和金融机构的主要区别。

中央银行独占货币发行权是其发挥职能作用的基础。当代,控制货币供应量成为各国中央银行的基本职能。央行可以通过控制货币发行权扩充货币供应量,进而调控经济。

央行发行货币分为经济发行(为满足经济中交易所发行的货币)和财政发行(填补政府财政赤字)。后者是对经济有害的,前者是对经济有利的。

(2)银行的银行:中央银行一般不与个人、企业有业务往来,只与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直接发生业务往来。

央行作为银行的银行,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①保管商业银行的存款准备金。②对商业银行提供信贷,充当“最后贷款人”。这一点是最能体现中央银行作为“银行的银行”的职能。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提供贷款主要包括票据再贴现或商业银行以有价证券向央行申请抵押贷款这两种方式。③办理银行之间的清算业务。中央银行为支付清算体系的管理者和参与者,通过一定的方式和途径,使金融机构的债券债务清偿及资金转移顺利完成,并且维护支付系统的稳定运行,从而保证经济生活和社会生活的正常运行。

央行作为银行的作用:支持跨行支付结算;支持货币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利于商业银行的流动性管理;利于防范和控制支付风险。

(3)政府的银行:政府的银行是指中央银行既作为政府管理金融的工具,又为政府提供金融服务。

银行作为政府的银行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①代理国库。②对政府提供信贷。当央行仅向政府提供短

期信贷款,用以弥补财政收支的临时性差额时,这种信贷对货币流通的影响一般不大。但是,若政府赤字长期化,央行为政府弥补差额就会破坏央行货币发行的独立性。我国禁止央行对政府提供信贷。③代表政府参加国际金融活动,进行国际金融事务协调、磋商等。

16.金融市场基本功能。

【答案】(1)便利投资和筹资。

(2)合理引导资金流向和流量,促进资本集中并向高效益单位转移。

(3)方便资金的灵活转换。

(4)实现风险分散,降低交易成本。

(5)有利于增强宏观调控的灵活性。

(6)有利于加强部门之间,地区之间和国家之间的经济联系。

三、论述题

17.金融监管的国际协调机制。

【答案】金融监管的国际协调获得广泛的认同:

(1)监管者之间的合作和信息交流应不存在任何障碍,无论国内还是国际。

(2)保证监管者之间共享信息的保密性。

(3)监管者对于合作应该有一个前瞻的态度,无论是援助和信息的提供者还是需求者。

金融监管国际协调机制的基本内容包括:

(1)信息交换,即两国或者多国之间的信息交换是国际协调最基本的内容之一。

(2)政策的相互协调。

(3)危机管理,目的在于防止各国独善其身的政策以及政策实施不当使危机变得更加严重。

(4)联合行动,是共同协调的最高形式,往往可以很快起到明显效果。

国际金融监管协调的内容:

(1)改善监管主体之间的信息交流,建立信息共享机制。

(2)加强对跨国金融机构的监管。

(3)对跨国金融机构实施监管。

(4)建立统一的国际监管标准。

(5)对金融集团的监管。

(6)区域性金融监管一体化。

有效的国际金融监管可能带来的效应:

(1)推进金融国际化和一体化,努力为金融机构的国际化创造良好的金融环境。

(2)提高金融市场监管的有效性,保持金融稳定:

金融国际协调的展望:

(1)困难:

①国际关系处理中,各国遵循国家利益至上,很难协同。

②各国监管政策选取方面失去自由,各国不能根据自身情况及时灵活调整。

③由于当前各国金融水平不一样,发展目标和理念各有差异,在监管协调上有困难。

④三大国际协调组织提出各自标准,标准不统一。

国际监管组织不如世贸组织能够建立起强有力的执行规则。

(2)未来发展:

①全球范围内的监管合作意识越来越强。

②监管协调范围将扩大,包括国家增多、领域拓宽。

③协调机制不断完善,包括向统一的标准靠近、约束条件更加强制性。

④某些领域和某些区域领先达成统一协调监管。

⑤国际社会更加注重监管协调的作用。

⑥金融集团合作监管成为重点,并朝着统一大监管协调迈进。

以上为本书摘选部分页面仅供预览,完整下载扫描上方二维码!

考研云平台
网站分类
最近发表
标签列表
考研云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