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云平台

2024年宝鸡文理学院010101马克思主义哲学《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加试)》考研复试精品资料

admin 2024-03-09 16:30:38 考研复试 43 ℃ 考研云平台
考研云平台

2024年宝鸡文理学院010101马克思主义哲学《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加试)》考研复试精品资料

【电子书】2024年宝鸡文理学院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加试)考研复试精品资料

说明:本套考研复试资料由本机构多位高分研究生潜心整理编写,2024年考研复试重要资料。一、2024年宝鸡文理学院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加试)考研复试资料1.《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考研复试相关资料

(1)《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笔记+课件+提纲]①《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考研复试笔记。

说明:本书重点复习笔记,条理清晰,重难点突出,提高复试复习效率,考研复试重要资料。②《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本科生课件。

说明:参考书配套授课PPT课件,条理清晰,内容详尽,版权归属制作教师,本项免费赠送。③《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复试复习提纲。

说明:该科目复习重难点提纲,提炼出重难点,有的放矢,提高复试复习针对性。

(2)《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考研复试核心题库(含答案)

①2024年宝鸡文理学院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加试)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考研复试核心题库名词解释精编。

②2024年宝鸡文理学院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加试)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考研复试核心题库简答题精编。

③2024年宝鸡文理学院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加试)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考研复试核心题库论述题精编。

说明:本题库涵盖了该复试科目常考题型及重点题型,根据复试考试要求进行了分类整理汇编并给出了详细答案解析,针对性强,是考研复试重要资料。

(3)《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考研复试模拟题[仿真+预测+冲刺]

①2024年宝鸡文理学院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加试)考研复试五套仿真模拟题。

说明:严格按照本科目最新复试题型和难度出题,共五套全仿真模拟试题含答案解析,复试重要资料。②2024年宝鸡文理学院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加试)考研复试终极预测五套题及详细答案解析。说明:复试复习效果检测使用。共五套核心题库,均含有详细答案解析,考研复试复习重要资料。

③2024年宝鸡文理学院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加试)考研复试冲刺狂背五套题及详细答案解析。说明:考研复试冲刺预测。共五套冲刺预测试题,均有详细答案解析,最后冲刺重要资料。

二、复试资料全国统一零售价

2.本套考研复试资料包含以上一、二部分(不含教材),全国统一零售价:[¥]特别说明:

①本套复试资料由本机构编写组按照考研复试大纲、复试真题(回忆)、指定参考书等公开信息整理收集编写,仅供考研复试复习参考,与目标学校及研究生院官方无关,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②复试资料中若含有真题及课件为免费赠送,仅供参考,版权归属学校及制作老师,在此对版权所有者表示感谢,如有异议及不妥,请联系我们,我们将无条件立即处理!资料若有更新,免费赠送电子版。

三、2024年研究生入学考试复试指定/推荐参考书目(资料不包括教材)

3.宝鸡文理学院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加试)考研复试参考书

李秀林主编:《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

四、本套考研资料适用院系

政法学院

版权声明

编写组依法对本书享有专有著作权,同时我们尊重知识产权,对本电子书部分内容参考和引用的市面上已出版或发行图书及来自互联网等资料的文字、图片、表格数据等资料,均要求注明作者和来源。但由于各种原因,如资料引用时未能联系上作者或者无法确认内容来源等,因而有部分未注明作者或来源,在此对原作者或权利人表示感谢。若使用过程中对本书有任何异议请直接联系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与您沟通处理。

因编撰此电子书属于首次,加之作者水平和时间所限,书中错漏之处在所难免,恳切希望广大考生读者批评指正。

目录

封面...........................................1

目录...........................................4

2024年宝鸡文理学院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加试)复试备考信息..........6

宝鸡文理学院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加试)复试参考书目..............6

宝鸡文理学院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加试)复试招生适用专业............6

2024年宝鸡文理学院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加试)考研复试核心笔记........7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考研复试核心笔记.....................7

导论科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7

考研提纲及考试要求.................................7

考研核心笔记....................................7

第1章物质与世界..................................18

考研提纲及考试要求.................................18

考研核心笔记....................................18

第2章实践与世界..................................26

考研提纲及考试要求.................................26

考研核心笔记....................................26

第3章社会及其基本结构...............................29

考研提纲及考试要求.................................29

考研核心笔记....................................29

第4章个人与社会..................................37

考研提纲及考试要求.................................37

考研核心笔记....................................37

第5章联系与发展..................................40

考研提纲及考试要求.................................40

考研核心笔记....................................40

第6章发展的基本规律................................44

考研提纲及考试要求.................................44

考研核心笔记....................................44

第7章历史规律与社会形态的更替...........................56

考研提纲及考试要求.................................56

考研核心笔记....................................56

第8章认识与实践..................................65

考研提纲及考试要求.................................65

考研核心笔记....................................65

第9章认识形式与认识过程..............................70

考研提纲及考试要求.................................70

考研核心笔记.....................................70

第10章认识活动与思维方法..............................75

考研提纲及考试要求..................................75

考研核心笔记.....................................75

第11章真理与价值..................................77

考研提纲及考试要求..................................77

考研核心笔记.....................................77

第12章社会进步与人的发展..............................83

考研提纲及考试要求..................................83

考研核心笔记.....................................83

2024年宝鸡文理学院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加试)考研复试辅导课件.........88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考研复试辅导课件......................88

2024年宝鸡文理学院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加试)考研复试复习提纲.........150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考研复试复习提纲......................150

2024年宝鸡文理学院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加试)考研复试核心题库.........155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考研复试核心题库之名词解释精编..............155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考研复试核心题库之简答题精编...............161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考研复试核心题库之论述题精编...............187

2024年宝鸡文理学院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加试)考研复试题库[仿真+强化+冲刺]198

宝鸡文理学院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加试)考研复试五套仿真模拟题..........198

2024年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复试五套仿真模拟题及详细答案解析(一)......198

2024年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复试五套仿真模拟题及详细答案解析(二)......204

2024年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复试五套仿真模拟题及详细答案解析(三)......210

2024年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复试五套仿真模拟题及详细答案解析(四)......215

2024年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复试五套仿真模拟题及详细答案解析(五)......221

宝鸡文理学院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加试)考研复试终极预测五套题..........226

2024年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复试终极预测五套题及详细答案解析(一)......226

2024年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复试终极预测五套题及详细答案解析(二)......231

2024年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复试终极预测五套题及详细答案解析(三)......237

2024年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复试终极预测五套题及详细答案解析(四)......243

2024年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复试终极预测五套题及详细答案解析(五)......248

宝鸡文理学院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加试)考研复试冲刺狂背五套题..........252

2024年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复试冲刺狂背五套题及详细答案解析(一)......252

2024年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复试冲刺狂背五套题及详细答案解析(二)......258

2024年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复试冲刺狂背五套题及详细答案解析(三)......264

2024年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复试冲刺狂背五套题及详细答案解析(四)......270

2024年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复试冲刺狂背五套题及详细答案解析(五)......275

2024年宝鸡文理学院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加试)复试备考信息

宝鸡文理学院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加试)考研复试参考书目

李秀林主编:《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

宝鸡文理学院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加试)考研复试招生适用院系

政法学院

2024年宝鸡文理学院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加试)考研复试核心笔记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考研复试核心笔记

导论科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

考研提纲及考试要求

考点:什么是哲学

考点:哲学的基本问题

考点:中外哲学史简介

考点:马克思生平及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

考点: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

考点: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时代

考研核心笔记

【核心笔记】哲学及其基本问题

1.什么是哲学

(1)哲学

①哲学的定义

哲学(philosophy)一词源自于希腊语的“philosophia”,由“追求”(philem)和“智慧”(sophia)组成。《尔雅》解释“哲”字:“哲,智也。”19世纪日本学者西周用汉语“哲学”两个字来表述西方哲学学说;1896年前后,中国学者黄遵宪将这一表述引入中国。

哲学家评价哲学

哲学就是从总体上教导人们善于驾驭和处理自己同外在世界关系的学问。

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

世界观:人们对于包括自然界、社会和人的精神世界在内的整个世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②哲学的本质

a.哲学研究的主题是不同的,原因是哲学派别上的区别,哲学研究领域的区别。

b.不同哲学有着共同的哲学本质,即哲学都是对对象本质的抽象思考;哲学都是对对象的宏观把握。

c.哲学是对整个世界的宏观把握,因此表现为一种智慧,是对具体知识中存在的普遍规律和意义的揭示。

d.哲学思维是一种高度抽象化和理论化的思维,具有思辨性的特点。

③哲学的功能

a.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提供哲学意义上的世界图景;

b.哲学是方法论,是处理人与世界关系的基本准则;

c.哲学是人生观,对人与世界及环境的现实关系提供价值评价。

④哲学与科学

在社会发展早期,哲学与具体科学形成知识总汇。在近代,具体科学逐渐从哲学中分化出来,形成独立的学科。既不能用哲学取代具体科学,也不能否定哲学对科学的指导作用。

a.哲学依赖于具体科学,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

b.具体科学的发展也离不开哲学的指导。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哲学是具体科学的指导。

(2)哲学的特点

①哲学的时代性

a.各种哲学理论都是以哲学的方式解答时代的课题;

b.离开时代背景,就无法理解各种哲学体系;

c.哲学必须面对时代,不断发展哲学理论。

“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精神的精华。”

“哲学家的成长并不像雨后的春笋,他们是自己的时代、自己的人民的产物,人民最精致、最珍贵和看不见的精髓都集中在哲学思想。”--马克思

②哲学的民族性

a.不同的民族有着不同的哲学理论研究着眼点;

b.不同的民族有着不同的哲学思维方式;

c.哲学的民族性还表现在,不同民族的哲学具有相容性。

③哲学的阶级性

a.在阶级社会中,哲学带有阶级性;

b.判断某个哲学体系的阶级性,要看其引出的结论如何;

c.哲学的阶级性不排除哲学理论中包含真理因素及对文化的积极贡献。

2.哲学的基本问题

(1)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恩格斯提出哲学基本问题,他认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

①提出的原因是:

a.要总结自古代和近代以来哲学发展的历程;

b.要明确界定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大哲学倾向。

②哲学基本问题的主要内容

a.思维与存在何者第一性的问题,即世界的本原问题。

b.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问题,即存在是否可以被思维所认识的问题。

(2)哲学的基本倾向

①哲学理论形态存在着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两种基本倾向的对立。

②恩格斯说:“凡是断定精神对自然界说来是本原的,...…组成唯心主义阵营。凡是认为自然界是本原的,则属于唯物主义的各种学派。”

③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一方面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哲学与唯心主义哲学的唯一标准,除此之外,没有其它标准。

④唯心主义哲学分为客观唯心主义和主观唯心主义两种形式。

⑤唯物主义哲学的发展经历了朴素唯物主义、机械唯物主义和马克思主义唯物主义哲学三个历史形态。

⑥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一方面:

存在和思维或物质和意识何为世界本原,谁是第一性的问题。根据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可以把哲学划分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个基本流派。

a.唯物主义:

认为物质是世界的本原,坚持物质第一性;精神是物质的产物或表现。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把“物质”理解为自然界中一种或几种具体的物质形态,如水、火、气等。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特别是机械唯物主义把“物质”理解为当时所发现的物质结构的最小层次——原子,把原子的某些物理属性(如质量不变性、广延性、不可入性和不可分性)当成一切物质的共同属性。

b.唯心主义:认为精神是世界的本原,坚持精神第一性;物质是精神的产物或表现。

主观唯心主义把个人心灵,意识或观念等夸大为第一性的,世界上的事物只存在于个人的心灵中,或

是个人心灵的产物,因此是第二性的。

主观唯心主义观点举例:

心外无物。--中国明代王守仁

存在就是被感知。---英国贝克莱

“自由选择的意志高于一切”。

“人为自然界立法”。

“万物皆备于我”。

主观唯心主义把人的意识看作是人的头脑固有的,是主观自生的。

客观唯心主义把某种“客观精神”或精神原则说成是先于并独立于物质世界而存在的,是第一性的;物质世界是“客观精神”的产物。

客观唯心主义哲学观点举例:

理在事先--中国宋代朱熹

理念--古希腊柏拉图

绝对观念--近代德国黑格尔

“天命主宰人间世界”。

“现实世界不过是理念世界的影子”。

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是把思维或一般概念加以绝对化的结果

⑦基本问题的第二方面:

思维和存在或物质和意识有无同一性,即人们的思维能否认识现实世界的问题。根据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可以把哲学分为可知论与不可知论。

a.可知论:认为物质和意识具有同一性,主张世界是可以认识的。

b.不可知论:认为物质和意识不具有同一性,否认思维认识世界或彻底认识世界的可能性。

3.中外哲学史简介

世界哲学的起源

古代中国哲学、古代印度哲学和古代希腊哲学,是世界哲学的三个起源。哲学理论形态演变经历了古代哲学、近代哲学和现代哲学三个阶段。

(1)古希腊哲学:

①米利都学派的朴素唯物论

哲学始于泰勒斯,泰勒斯说:“万物是由水做成的。”阿那克西曼德说:“万物的元质是无限。”阿那克西美尼说:“构成万物基质的是气。”米利都学派是典型的朴素唯物主义坚持了物质第一性;认为物质是世界的本原。

把“物质”理解为自然界中一种或几种具体的物质形态,如水、火、气等。具有朴素辩证法思想。

②毕达哥拉斯数的唯心论

毕达哥拉斯认为:数的比例关系构成了宇宙的普遍秩序。

毕达哥拉斯,或者是他的弟子的最伟大的发现,就是关于直角三角形的命题,即直角两夹边的平方的和等于另一边的平方,即弦的平方。

数学与神学的结合开始于毕达哥拉斯,而且数学在他的思想中乃是与一种“特殊形式”的神秘主义密切地结合在一起的。毕达哥拉斯说“万物都是数”。

③赫拉克利特的朴素辩证法

赫拉克利特说:“火”是万物的本原。

“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因为新的水不断地流过你的身旁。”

④德谟克里特的原子论

原子是世界的本原

⑤论辩家苏格拉底

苏格拉底出身于雅典,是一个著名的智者,他向青年们教授哲学,述而不作,在辩论之中度过了一生。因反对雅典的民主政治而受审判,并于公元前399年被判死刑,时年约七十岁。

苏格拉底的哲学思想主要体现在:

心灵的转向

将哲学从天上拉回人间

灵魂不灭说

寻求事物的普遍定义

助产术和揭露矛盾的辩证法

⑥柏拉图的理念论

理念论

认识论

政治思想

伦理思想

理念是世界的本原,现实的事物是理念的摹本。

知识就是对理念世界的回忆。

理念有等级,因此造就了人类社会的等级秩序。

⑦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

亚里士多德是柏拉图的学生,亚历山大大帝的教师。他将科学定义为形而上学的第一哲学,是古希腊哲学家中“最博学的人物”《马恩选集》V3-P59

亚里士多德把广义的哲学,即一般性的知识,分为三大类:即实践的,创作的,理论的科学。

理论的科学又进一步被分成三类:即物理学、数学和第一哲学或神学。

第一哲学,即形而上学。

亚里士多德是形式逻辑的奠基人,但在哲学问题上,动摇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之间。他批评柏拉图的理念论,指出了一般不能离个别而存在。他提出了四因说,认为构成个别具体事物是由于四种原因,即质料因、形式因、动力因和目的因。但是形式因高于一切,是第一推动力,从而倒向唯心主义。

⑧伊壁鸠鲁派的唯物论

伊壁鸠鲁派发展了德谟克里特的原子论。

主张原子有质量的差异,有偏离直线的运动,从而克服了德谟克里特否认偶然性的错误。

(2)经院哲学:

欧洲中世纪哲学(主要指公元5世纪到15世纪的经院哲学)是欧洲哲学史的第二个发展时期,经院哲学作为神学婢女而存在。有两个特征:一是它以“经院”(即教会或修道院办的学校)为生存环境;二是它以辩证法(即亚里士多德的论辩推理)为操作原则。

①德尔图良的教父学

德尔图良是基督教最早的教父,第一个神学家,西方哲学史上反理性主义的代表人物。

2024年宝鸡文理学院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加试)考研复试辅导课件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考研复试辅导课件

2024年宝鸡文理学院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加试)考研复试复习提纲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考研复试复习提纲

2024年宝鸡文理学院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加试)考研复试核心题库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考研复试核心题库之名词解释精编

1.社会经济结构

【答案】又称经济基础,就是同生产力发展的一定阶段相适应的生产关系的总和。其中,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决定经济结构的性质。

2.矛盾的主要方面

【答案】矛盾双方中处于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的方面。处于被支配地位的另一方面则是矛盾的非主要方面。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取得支配地位的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

3.人类世界

【答案】又称属人世界,它是指在人类实践基础上形成的“人化自然”和人类社会的统一体。

4.评判

【答案】是人的意识对主体与客体之间现实的价值关系的反映,它所反映的是主体需要与客体属性之间的联系。

5.可能性

【答案】是指现实事物所包含的、预示着事物发展前途的种种趋势。

6.实践

【答案】是指人能动地改造物质世界的对象性活动。对实践本质的这一理解和规定,包含了两层相互联系的含义:第一层含义,指实践是只为人所特有的对象性活动。第二层含义,是指实践具有物质的、客观的、感性的性质和形式。

7.世界观

【答案】对人与世界关系的根本看法、根本观点。

8.政体

【答案】即政权的构成形式,指一定的阶级采取何种形式去组织保护自己、反对敌人的政体机关,即统治阶级采取什么样的形式去实现自己的统治。

9.主观能动性

【答案】又称自觉能动性,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中有目的、有计划、积极主动的活动能力。主观能动性是人类特有的行为特征。

10.知觉

【答案】是在各种感觉的基础上形成的、由多种感觉组合成的整体。

11.本质

【答案】是指事物的根本性质,是组成事物基本要素的内在联系。所谓把握事物的本质就是指认识和把握事物产生的原因、固有的矛盾、发展的规等。

12.可知论与不可知论

【答案】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二个方面的不同回答而形成的哲学派别。凡认为思维和存在有同一性的哲

学派别都属于可知论哲学,认为思维和存在没有同一性的哲学是不可知论哲学。

13.偶然性

【答案】是指事物联系和发展过程中呈现出来的某种摇摆、偏离,是可以这样出现也可以那样出现的,不确定的趋势。

14.实事求是

【答案】本义是指严谨好学、务求真谛的一种认真的治学态度。毛泽东对之作出马克思主义解释,并用之来概括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路线,即“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规律,“求”就是去研究。

15.非根本矛盾

【答案】是不规定事物及其过程基本性,也不一定贯穿事物发展过程始终的矛盾,如生物运动中包含的物理、化学等性质的矛盾,虽然贯穿于生物发展过程的始终,但它们并不规定生命过程的本质,因而是非根本的矛盾。

16.客观唯心主义

【答案】把某种“客观精神”说成是先于并独立于物质世界而存在的,是第一性的;物质世界则是这种“客观精神”的产物、表现或附属品,因而是第二性的。他们以不同的形式都主张精神第一性,物质不过是精神的产物的客观唯心主义观点。这种观点实际上是把人的思维或一般概念加以绝对化的结果,如果把它们进一步偶像化、神化,就会陷入神秘主义的创世说和宗教信仰主义。

17.否定之否定规律

【答案】事物矛盾运动的进—步的展开。这一规律揭示矛盾引起的发展,是肯定自身一—否定自身而转化为他物——否定这一否定再回到自身的前进运动。把握这一规律,就可以从整体理解事物自我运动、自我发展的全过程。

18.肯定方面

【答案】是事物中维持其存在的方面,即肯定这一事物为他自身而不是他物的方面。

19.辩证法

【答案】关于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学说,是用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矛盾的观点来考察世界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辩证法有三大规律,即对立统一规律、量变质变规律、肯定否定规律。对立统一规律是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20.内因

【答案】事物内部的矛盾性。事物的内部矛盾是推动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和原因。坚持内因论也就把事物的运动发展看做是事物自我运动、自我发展。

21.人的本质

【答案】即人的本质属性是人之为人的内在根据。

22.生产关系

【答案】人们在生产过程中发生的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经济关系。从静态上看,生产关系由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生产中人与人的关系和产品分配关系所构成,其中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是生产关系的基础,从动态上看,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四个环节构成了生产关系,其中,生产这一环节居于主导地位。

23.根本矛盾

【答案】是指贯穿于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并规定事物及其过程本质的矛盾。

24.实践辩证法

【答案】是人这一主体有意识的社会化的行为,是人有目的的运动过程。

25.现象

【答案】是指事物的外部联系和表面特征,是事物的外在表现。

26.“善”

【答案】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善,仅指道德上合乎待人处世的规范,广义的善则包括使人在自然关系和社会关系中各方面需要(经济的、政治的、道德的、文化的等)得到满足的实际价值。功利和道德上的价值都可以称为善。就其普遍本质来说,善是实现了主体必然性的境界。

27.认识的主体系统

【答案】在认识系统中,最具有自主性和能动性,担负着使实在客体向观念转化任务的是认识的主体系统。

28.矛盾的普遍性

【答案】有两重含义“其一是说,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其二是说,每一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自始至终的矛盾运动”。这就是通常所说的矛盾无时不在,无处不在。矛盾的这种普遍性又是客观的,是不依人们意志为转移的。

29.认识客体

【答案】是进入人的认识活动,被主体的观念把握活动所指向的客观对象。

30.反思

【答案】是对理性思维的结果再进行思维,是对思维的思维,因而是一种抽象化程度更高的理性思维。

31.自在世界

【答案】人产生前的自然界和人类实践活动尚未深入到的自然界。

32.群众观点

【答案】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观点,其基本内容是,坚信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的观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点,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的观点,以及虚心向群众学习的观点。

33.外因

【答案】一事物与他事物的对立统一,即外部矛盾。外因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

34.社会经济形态

【答案】指特定的社会经济结构,它同经济基础是同一序列的范畴;而社会形态既包括经济结构,又包括政治结构和意识形态,它是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

35.人化自然

【答案】就是指被人的实践改造过并订上了人的目的和意志烙印的自然。

36.知性思维

【答案】是指运用普通形式逻辑的思维规则,形式逻辑是知性思维的集中体现。

37.价值关系

【答案】是主体和客体之间的利益关系,即主体对客体的需要同客体满足主体需要之间的关系。在主体和客体的价值关系中,客体是作为价值的承担者,即能够满足主体的某种物质的或精神的需要的物质载体而出现的。

38.社会政治结构

【答案】建立在经济结构之上的政治法律设施、政治法律制度及其相互关联的方式,包括政党、政权机构、军队、警察、法庭、监狱和关于政权的组织形式、立法、司法、宪法和规程等,其中,国家政权是核心。

39.表象

【答案】是人的大脑对过去感觉与知觉的回忆和再现,即当感觉和知觉所反映的对象离开后,人的大脑对感觉和知觉到的事物所留下的印象。

40.社会形态

【答案】标志着社会结构的类型是指同生产力发展的一定阶段相适应的经济结构和政治结构、观念结构的统一体。

41.去粗取精

【答案】是指对已经搜集到的大量感性材料进行分析、筛选,舍弃与本质无关的或关联度不大的现象,抓住与本质有密切关联的现象。

42.国家

【答案】阶级统治和阶级压迫的工具,是一个阶级镇压另一个阶级的暴力工具。尽管国家也管理一些公共的社会事物,但其目的是维护统治阶级的根本利益。

43.主观世界

【答案】指人的意识、观念世界,是人的头脑反映和把握物质世界的精神活动以及心理活动的总和。它既包括意识活动的过程,又包括意识活动过程所创造的观念,即意识活动的成果。这些意识、观念一起形成了一个由物质世界所派生的主观世界。主观世界不仅起于主体的心意以内,而且表现为主体的心意状态。人的欲求、愿望、情感、意志、目的、观念、信念、思维等等,那是主观世界的不同存在形式和表现。从总体上看,主观世界是知、情、意的统一体。

44.质

【答案】就是一事物成为它自身并区别于他事物的内部所固有的规定性。特定的质就是特定的事物存在本身,质和事物的存在是直接同一的。某物之所以存在,之所以是它自己,并与他物相区别,就是出于它具有自身的质的规定性。由于各种事物都具有自身的特定的质,因而世界上的事物呈现出五彩缤纷、千差万别的生动景象。

45.时间

【答案】是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形式之一,是物质运动的持续性和顺序性。

46.历史选择性

【答案】实际上是指人的活动具有选择性,即具体的历史主体以一定的方式在可能性空间中有意识、有目的地指向确定对象的活动。

2024年宝鸡文理学院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加试)考研复试题库[仿真+强化+冲刺]

宝鸡文理学院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加试)考研复试五套仿真模拟题

2024年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复试五套仿真模拟题及详细答案解析(一)

一、概念题

1.认识的主体系统

【答案】在认识系统中,最具有自主性和能动性,担负着使实在客体向观念转化任务的是认识的主体系统。

2.历史选择性

【答案】实际上是指人的活动具有选择性,即具体的历史主体以一定的方式在可能性空间中有意识、有目的地指向确定对象的活动。

3.社会意识

【答案】指社会生活中的精神现象及其过程,包括社会意识的各种形式,也包括社会心理与自发形成的风俗、习惯。

4.主观能动性

【答案】又称自觉能动性,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中有目的、有计划、积极主动的活动能力。主观能动性是人类特有的行为特征。

5.价值

【答案】是事物或现象(包括物质的、制度的和精神的事物或现象)对人的需要而言的某种有用性,对个人、群体乃至整个社会的生活和活动所具有的积极意义。

6.真理

【答案】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人的认识是—种极为复杂的活动,能够产生正确和错误两种不同的结果,即真理和谬误。认识的真实性依赖于同事物实际相符合,这就是“实事求是”。与此相反,谬误则是同客观实际及其规律相违背的思想内容,是认识主体对客体本来面目的歪曲反映。

7.“自由王国”

【答案】是指人支配自己的社会关系即人支配物的社会状态。

8.代价

【答案】是与社会发展的价值取向直接相关的概念,指人类为社会进步所作出的牺牲或付出以及现实这种进步而承担的消极后果。

二、简答题

9.人类社会的生产和再生产包括哪些方面?

【答案】人类社会的生产和再生产包括四个方面;

(1)物质资料的生产和再生产。

(2)人的生命的生产和再生产。

(3)精神或信息的生产和再生产。

(4)社会关系的生产和再生产。

10.简述生产力的特征?

【答案】生产力具有属人性,客观性,社会性和历史性。

(1)生产力具有属人性。生产力不是存在于人的实体之外,而是存在于人的活动之中,是在人的劳动中形成的,是人能够直接掌握的力量,是人们实践能力的结果。因此,生产力具有属人的性质。

(2)生产力具有客观性。生产力的形成和运动虽然有精神因素的作用,但又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人们不能自由的选择生产力,从根本上说。生产力是人与自然之间,物质变换过程中形成的特殊的物质力量,因此,马克思把生产力称为物质生产力。

(3)生产力具有社会性。个体劳动能力是生产力构成的要素,生产力的运行离不开个人的劳动能力。但是生产力并不是个人劳动能力的简单相加,而是个人劳动能力通过一定的社会结合方式包括协作,分工等中介环节形成的社会力量。因此,马克思把生产力称为社会生产力。

(3)生产力具有历史性。劳动的内在动因是人的需要,而人的需要又是历史的发展着的。生产力总是具体的,历史的,不存在抽象的不变的生产力,生产力的历史性表明,生产力有先进和落后之分。

11.简述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在事物发展过程中的作用?

【答案】(1)含义;矛盾同一性是指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吸引,相互贯通的一种趋势和联系。它有两层含义;一是指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矛盾着的每一方都不能孤立的存在和发展,都要同对立的一方彼此相互依赖着。矛盾的一方必须以另一方为媒介,一方的存在和发展必须以另一方的存在和发展为条件。二是矛盾双方相互贯通,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例如,真理与谬误,质变与量变在一定条件下能够相互转化。

(2)同一性的作用;

①矛盾双方互为条件,相互依存,在统一体中得以存在和发展。对立面的相互的依存,一方的存在以另一方的存在为条件,这是任何矛盾得以存在的前提。同样,对立一方的发展也以另一方的某种发展为条件,因为矛盾双方力量的变化过程是在相互依存的矛盾统一体中实现的,对立面相互依存的同一,是发展中的同一,发展是在矛盾统一体中的发展,不是脱离对立面都孤立发展。

②矛盾双方相互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在相互作用中各自得到发展。那些对立面之间不存在根本利害冲突的矛盾是这样,那些对立面之间存在根本利害冲突的矛盾也是如此。在一切矛盾中,对立双方总是包含着可以彼此利用的某些共同因素。一切新事物的发展,都要利用旧事物中有利于自己发展的某些因素,同时,矛盾双方的每一方也可以为另一方的发展所利用。

③矛盾双方的相互贯通规定事物发展的基本趋势。发展是一事物转化为他事物,但不是转化为别的东西,而是转化为自己的他事物,是向自己的对立面的转化。离开矛盾的对立面之间的具体同一,就无法确定事物发展的基本趋势。

(3)斗争性的作用;

①矛盾斗争性在事物量变过程中的作用就在于它推动着矛盾双方力量的变化。矛盾发展过程首先是矛盾双方力量此消彼长的过程。这一过程是由对立面的相互斗争所推动的,在对立面的斗争中,竞长争高,此消彼长,造成双方力量发展的不平衡,为对立面的变化,为事物的质变进行量的准备和创造条件。没有对立面的斗争所引起的矛盾双方力量对比的变化,事物的质变就不可能发生。

②矛盾的斗争性在事物质变过程中的作用更加明显。当矛盾双方力量的发展在斗争中沿着各自的方向达到它的极限时,就只有通过斗争才能突破这个极限,使旧的矛盾统一体分解,新的矛盾统一体产生。一事物变成他事物,事物的质变过程就是原有的矛盾着的对立面彻底分离的过程,是矛盾的斗争性得到彻底贯彻的过程。

12.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之间具体、历史的统一。

【答案】认识的辩证过程体现了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之间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它们的统一是具体的,是指主观认识与客观实际相符合,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的符合,是在社会实践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上的符合。它们的统一是历史的,是指主观认识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而发展,与不断发展着的社会实践相适应。人们的认识落后于或大大超前于客观实践的发展阶段,都是离开了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之间的具

体的历史的统一。思想认识落后于社会实践,是保守主义,是右的错误;超越社会实践,是冒险主义,是“左”的错误。毛泽东指出:“我们的结论是主观和客观、理论和实践、知和行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反对一切离开具体历史的‘左’的或‘右’的错误思想。”

13.为什么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主要决定力量?认识生产方式对社会发展起决定作用的意义是什么?

【答案】(1)生产方式是人类借以向自然界谋取必需的生活资料的方式,包括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方面,是特定的生产力和特定的生产关系的统一。生产方式在社会发展中的决定作用,主要表现:①生产方式是人类从动物界分离出来的根本动力和人类区别于动物界的根本标志。②生产方式是人类和人类社会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③生产活动是形成人类一切社会关系的基础。④生产方式决定社会制度的性质和社会制度的更替。

(2)认识生产方式对社会发展起决定作用有着重要意义:历史唯物主义在生产劳动的发展史中找到了理解全部人类历史的钥匙。从生产劳动的观点出发来考察和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就客观地、全面地揭示了人类社会的辩证过程及其规律性。

14.简述意识的结构和功能?

【答案】意识的结构;

(1)从意识的具体内容看,意识是知,情,意三者的统一。知是指知识,是人类对世界的一种真理性的追求,它与认识的内涵是统一的。情是指情感,是人类对客观事物的感受和评价,表现为热爱,仇恨,向往,遗憾以及喜怒哀乐等心理活动。意是指意志,是人类自身追求某种目的和理想时表现出来的自我克制,毅力,信心和顽强不屈的精神状态。

(2)从意识的自觉程度看,意识可划分为潜意识和显意识。潜意识又叫无意识它是未被主体自觉意识到的心理活动,思维活动的总和,是一种不知不觉的意识活动,或者说是一种没有意识到的意识。而显意识是人们自觉认识到的,有一定目的控制,并用言辞表达的意识活动。显意识既可以表现为理性意识,也可以表现为非理想意识,人类的意识总是潜意识与显意识的统一。

(3)从意识的发展角度看,意识又可以分为传统意识,现实意识和未来意识。传统意识是指人类从历史发展中继承下来的意识,它已经自然而然的渗透于人们日常的行为方式,生活方式,情感方式之中,具有强大的惯性作用。现实意识是人们在现实的实践和交往中所形成的意识。未来意识则是人们依据社会和实践的发展趋势而形成的意识。

(4)从意识活动的指向性来看,意识又可以区分为对象意识和自我意识。对象意识是指向客观世界的各种事物,现象,关系和过程,它是对物的尺度的认识,自我意识也是指向人类自身的各种关系,体验以及人在世界中的地位,它是对主体的内在尺度的认识。对象意识和自我意识的指向是不同的,但它们在人类的意识活动中又相互制约,相互渗透,相互转化。

意识活动的功能;

(1)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人在认识世界,尊重客观世界的同时,还总是根据一定的目的和要求去确定反应什么,不反应什么,以及怎样反应,从而表现出主体的选择性。马克思说,人在劳动过程结束时得到的结果,在这个过程开始时就已经在劳动者的表象中存在着,即观念的存在着。

(2)意识活动具有创造性。人的意识不仅采取感觉,知觉,表象等形式反映事物的外部现象,而且运用概念,判断,推理等形式对感性材料进行加工制作和选择构建,在思维中构建一个现实中所没有的理想世界。

(3)意识活动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意识的能动作用不限于从实践中形成一定的思想,形成活动的目的,计划,方法等观念的东西,更重要的在于以这些观念的东西为指导,通过实践使其一步一步变为客观现实。

(4)意识具有调控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意识,心理因素能够对人的行为选择和健康状况产生重要影响,俗话说,笑一笑十年少,愁一愁白了头,反映的就是这个道理。

坚持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统一。

三、论述题

15.用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统一的原理,说明对待马克思主义应持的正确态度。

【答案】(1)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是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它们并非不同的真理,而是同一真理的两种不同属性和方面,二者是辩证统一的。首先,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是相互联结、相互渗透的。一方面,相对之中有绝对,任何相对真理中都包含着绝对真理的颗粒。另一方面,绝对寓于相对之中,绝对真理通过相对真理表现出来,无数相对真理的总和构成绝对真理。其次,相对真理是向绝对真理转化的,真理是一个由相对真理向绝对真理转化的发展过程,每一个真理都是这个转化过程中的一个环节。每一个真理都是相对真理,都是对事物及其规律近似正确的反映,因而是需要不断发展的,而每一个相对真理又包含着绝对真理的颗粒,因此,真理发展的过程就是不断接近无限发展着的客观世界的过程。这个过程就是真理由相对真理走向绝对真理的过程。人们对真理的认识是永无止境的,永远不可能达到真理的顶峰。因为客观世界的发展是无限的,人们认识的发展也是无限的,人们只能不断地接近无限发展的客观世界,永远不会穷尽它。

(2)真理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如果割裂两方面的统一,就会陷入形而上学的绝对主义真理观或相对主义真理观。绝对主义真理观片面地夸大真理的绝对性,否认真理是一个发展过程。它把人们在一定历史条件下达到的有限的、近似正确的认识凝固化,使之变成僵死的教条。中国革命历史上的教条主义者把马克思主义真理绝对化,把不断发展的马克主义看成绝对不变的教条,当成一种现成的公式,到处乱套,结果导致在实践中失败,危害了革命事业。相对主义真理片面夸大真理的相对性,否认真理的绝对性,从而否认了客观真理的存在。这样,就把真理的相对性夸大为主观随意性,抹煞了真理和谬误的界限,陷入唯心主义诡辩论。相对主义真理观认为,既然科学史上总是新理论不断代替旧理论,那末真理只能是相对的,并不存在绝对性。实际上,科学史上新理论不断代替旧理论的过程,是真理不断发展的过程,决不是真理绝对性的否定。爱因斯坦的相对论超越了牛顿的经典物理学,是物理学的发展,并不是说牛顿的经典物理学中不包含任何具有客观性、绝对性的真理。

(3)把握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统一的原理,对于我们正确对待马克思主义有重要意义。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真理,它也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它正确地反映了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是经过150多年的实践证实了的真理,因而它有绝对性的一面。但是,马克思主义并没有穷尽一切事物及其规律,它又具有相对性的一面。正因为马克思主义真理具有绝对性,所以应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作为我们的指导思想;又因为它具有相对性,所以我们又必须在实践中丰富它、发展它。既坚持又发展,才是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正确态度。只有坚持,才能发展;只有发展,才是正确的坚持。要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反对两种错误倾向:一要反对把马克思主义当成僵死不变的教条主义;二是反对认为马克思主义已经“过时”,否认它的真理性和指导作用的资产阶级自由化倾向。

16.运用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统一原理,说明应该如何认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

【答案】(1)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①事物的发展都是通过否定实现的。辩证的否定不是一次完成的。事物的发展经过两次辩证的否定,由肯定阶段到否定阶段,再到否定之否定阶段,从而使事物的发展表现为螺旋式上升和波浪式前进的过程。这就是否定之否定规律。

②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事物发展到否定之否定阶段,经过两次辩证的否定,克服了前两个阶段的局限性和片面性,保留了前两个阶段的积极因素,又增加了更高级的新内容,从而使事物在"自己运动"中得到充分发展和完善,因而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

③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具体道路是曲折的。否定之否定阶段和肯定阶段都是同否定阶段相对立的,因而否定之否定阶段必然与肯定阶段有某些相似之处,重复肯定阶段的某些特征。这样,事物的发展又仿佛回到了原来的出发点,使事物的发展过程呈现出周期性,否定之否定阶段既是前一个周期的终点,又是下一个周期的起点。这样,一个周期接着一个周期,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这样事物的发展呈现为周期性的螺旋式上升或波浪式前进。

事物发展的具体道路是曲折的,还由于:第一,新事物战胜旧事物是一个反复斗争的过程。新事物在最初出现的时候总是比较弱小的,不完善的。这时旧事物则是比较强大的,为了维护自身的地位,总要竭力扼杀和摧残新事物,阻止新生事物的成长壮大。新事物只有经过反复曲折的斗争,才能使自己不断成长

考研云平台

本文TAG:

网站分类
最近发表
标签列表
考研云平台